伤寒论中的厥阴病是什么

前几天已经把《伤寒论》中的“五经”都概括的差不多了,有觉得说的不错的,也有觉得过于理论而没有实践的,关于过于理论而没有实践的这种说法,我倒是觉得有一丝道理,确实,理论应当与实践相结合,一个医者,能看病才是王道,患者也只想要的是效果而不是怎么治疗的,但是我觉得你没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就拿一点皮毛对于中医经典,方法论嗤之以鼻,进而大谈实践这种说法我暂且不说能否看得了病,因为我没有见过你治病,就这种想法我觉得是欠妥的,况且你怎么就能下定论我有没有去“实践”呢?就不多说了,让别人评价吧。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厥阴病”,“厥阴”在《伤寒论》中的总纲是“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不欲食”三字可以作为病情的衡量标准,“厥阴”以风为本,少阳为中气,厥阴为标,也有读者说不理解“中气”到底是什么,我在这里也简单说一下吧,其实“中气”可以理解为“表里”,我们常常把“心”“小肠”互为表里,把“肝”“胆”互为表里就是此意。

在治疗“厥阴病”的时候如果是循经传递的话必须兼顾“少阴病”,如果全然不见“少阴病”的症状,才会单独去治疗“厥阴”,“厥阴病”也是一样,有“经证”,“纯阳证”,“纯阴证”,还有“寒热错杂证”,需要去辩证分析对待。

“经证”是什么?就是总纲中的二十四字,“厥阴”主风,又合手厥阴心包经,为风火,所以能导致消渴,心包络火盛,所以会有撞心而痛的感觉,至于饥不欲食,肝属木,脾主土。木火克土,土畏惧肝木,所以虽然饥饿但是却不想进食,蛔虫本是风木中所化,所以有时会有吐蚘的表现,提纲中的“下之利不止”我觉得很好理解,本身土气不足,自顾不暇,反而用下法,所以会“利不止”,厥阴的总方是乌梅丸,但是有时候也确实需要使用到四逆汤延伸出来的诸方,需要辩证对待。

现在好像临床上厥阴病少多了,吐蚘的情况更是不多见,我是并没有见过这种病人,我听父亲说过,在他那个年代,他跟随我的爷爷去看病,有一个病人就是如此,重至躺床不起,不能食,食入即吐,吐出来的酸水中隐约可以看到都是虫子在蠕动,及其反胃,据他说当时治疗的方法就是用的乌梅汤加减,先用生姜水喝下,随后少许的一点一点喂服乌梅汤,最后救回来了一条性命,所以我觉得如果是“正厥阴病”,用这些方子会着实有效。

“纯阳证”其实也好理解,纯阳者必定阴衰,是邪气从中气火化,热盛厥深,一派热象,治疗必定是需要救阴润燥,黄连,阿胶,二冬,鸡子清等可以治疗。而相对应的“纯阴证”就是必定阳衰,邪气从标入,更为阴邪,必定是需要回阳才行,阳气回复,阴邪不敢暨越,可以使用的方子很多,大多是由四逆汤加减得来的。

“寒热错杂证”便是有邪气从中气火化,也有邪气从标而入,寒热错杂,可表现为腹中急痛,吐利厥逆,心中烦热,频频想喝冷饮,但是食入即吐等症状,治疗就需要两者兼顾,大剂回阳兼加入黄连等清热化阴药品,用药也是需要寒热错杂。

到这基本上就“六经”总结完了,虽说细节处不是那么充分,但是我觉得如果能把这稍简单之处理解,再去理解更深之处应该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曾经也是从各种中医学教材中学习过的,但是我并不能明白其中的用意,所以我觉得应该从古人是如何发展起中医这些理论来入手,举个例子就是,我们不能懂得“五运六气”,不能懂得“阴阳五行”,却用它们来治病,得其标而不能得其本,也难怪治病效果不太好了。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lkv.com/ways/1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