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饮食调理 > 中医,一定要学到60岁才能给人看病吗 >
中医,一定要学到60岁才能给人看病吗
要说学中医,绝大部分人说到的都是中医是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好已经是深入人心。
当然,这些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中医典籍众多,易懂难精。中医经典伤寒论,多少人学了很多年,从本科到博士,教授,专家甚至都快退休了,也不敢说自己熟练掌握伤寒论。
能够熟练精通中医者更是少之又少。中医,不但要理论基础扎实,还要有大量的临床经验不断体悟锻炼,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投入。
有投入,但也未必就有收获,因为中医典籍众多,渺如烟海,纵使苦苦寻觅十多年,不入其门的大有人在。很多同学都是中医副主任医师了,但甚至连中医辨证方法都难以掌握。更不要说精通了。
中医以理论众多,实践性强,经验积累需要多等特点,客观的形成了,中医一定要有大量的理论学习,还要有大量的临床实践应用。而“读经典,勤临床,跟名师”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让老中医的珍贵经验得到下一代的传承和弘扬,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一条路径。
只可惜,良师难觅,真正既具有大量临床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根基,最主要是疗效很好的中医前辈非常稀少。多少人到处拜师,并托各种关系到处打听拜寻名师,对中医的虔诚追求实在可敬,但还是多少年几无所获。这,也是我的亲身感受。有时候为了一个疗效很好的处方,不远百里亲自验证。但,收效有限。
自认识王幸福老师,王三虎老师,王长松教授以来,深深的为他们精深的中医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临床疗效所震撼,尤其是在聆听他们对中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之后,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于中医的理解和应用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自我感觉到非常幸运。为了与同道共享,共同弘扬发展壮大我们中医,真正提高中医临证水平。我们邀请几位老师去年冬天成功举办了“三王开泰”中医临证提高班。与会学员都是中医中坚力量,都有很深的学养。真是越是学的好的,越更加重视学习的典范。他们学习后,迅速提高了自己的临证水平,很多人直接将王长松老师扶阳法治疗失眠,王幸福老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验方,王三虎教授用经方治疗肿瘤的思路直接应用临床,并迅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大家都非常高兴,感觉到不虚此行。哪种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后来很多人应用临床的成功案例,也在本平台陆续发布多期,让很多人真切的领悟到:跟对人,走捷径!学习路,引路人实在是太重要了!
很多学员都期盼着能够再次举办。为了能让大家尽快分享更多的真知识,真经验,尽快的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中医临证水平,好让我们找回做中医的自信,自豪。我极力邀请各位老师挤出仅有的时间,在南京举办:
三王开泰国泰君和--南京*消化病中医临证提高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