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饮食调理 > 伤寒论类方的历史渊源与运用思路上 >
伤寒论类方的历史渊源与运用思路上
作者/雒晓东主编/刘观涛
编者按:
分享喜悦:听课、读书、学中医
医院校师生的“掌上家园”:悦读中医。
“不放逸、不抱怨,从21天开始”。今天,收到和平同学发来的分享喜悦:
不是一味的扶阳、一味的姜桂附,所有的一切都是治病求本、道法自然。复杂的疾病方药可以用勾股定理来证明。无论是《易经》还是河洛图,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知识,都需要我们了解、发掘和学习。期待明天精彩的下篇。
目前,志愿者小组正在整理“经方医学师承班录音”,请读者们期待精神大餐的诞生。
下面,就是大家期待的“悦读中医”精彩文章。如果觉得很棒的话,请您向最好的朋友“分享喜悦”。
伤寒论类方的历史渊源与运用思路(上)
医院雒晓东主任医师
谢谢大家,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那么,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伤寒论类方的历史渊源与运用思路”。清代名医徐灵胎的一本著作叫《伤寒论类方》,它是一个以方为本的著作,它把桂枝汤方类、麻黄汤方类等所有的伤寒方归类,然后把条文归纳在类方的下面,让读者阅读。黄煌经方沙龙里面有一个“三字经”,如果大家经常上网的话,可以看到他的一句话,“医之根,方为本;仲景方,方之根。”他是从经方入手研究临床的,是临床上真正讨论经方的一个地方,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伤寒论类方》出自哪里以及它的渊源、发展及运用,它怎样对我们的临床进行指导。
从中医学奠基到现在至少有两千年,那么从张仲景《伤寒论》到现代,大概年的历史,一直到现在,张仲景的东西、《黄帝内经》的东西还活跃在我们的临床、医学教育上,李可老的用药、用方就是延续这个最悠久的医学系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么一个生命力强大的东西关键在于疗效。现在我们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中医学为什么可以延续这么多年?为什么这么有活力?其中最关键的在于疗效。如果没有疗效,就没有了延续的价值了。那么在中医学中代表疗效的、最为精髓的是什么呢?这就要强调经典,我们的四部经典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不管怎么去分类,《伤寒》、《金匮》也一定在里面,它是临床最基础的一个学科;在四部经典里面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伤寒杂病论》,也即是现在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但是这两部书里面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方药、方剂还是六经?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伤寒论》最关键的是六经、最难解的也是六经,六经是一个阁楼,形成一个框架,把所有真正的、有疗效的东西给搬进去,然后再形成一个很大的理法方药体系。不管怎么说,六经这样一个庭院、阁楼,把《汤液经》和张仲景的方药知识结合起来,这就是最根本的、最精髓的部分,若我们讲他们的渊源,那么我们今天讲的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历史渊源,这个渊源是《黄帝内经》的“十三方”吗?如泽泻饮,泽泻、术、麋衘草治疗酒风的一个方子,其他的方子跟仲景方是相差很大的,实际上《内经》重点是在理论上、针灸上,在临床上,并没有一个像样的方药。还有《神农本草经》是不是张仲景的源头、六经用药的源头?我想也不是的,这个大家可以自己去核对。
《伤寒论类方》作者是徐灵胎,他是一个医学大家,他一生中批阅了中医著作有上千部,但作为一个临床中医生、作为一个有功底的中医生,应该看多少部书?清代徐灵胎,他讲过一句话:“批阅过的医书有上千部、阅览过的医书有上万部”。我们现在中医学,大家能够见到的民国以前的医书基本上是有一万多部,就是民国以前的这样的一个规模。日本吉益东洞的《类聚方》把《金匮》的方子也放到里面了,而徐灵胎的《伤寒论类方》收集的是《伤寒论》里面的方。张仲景的时代,处于汉代的末年、三国的初期,而不像华佗时代,张仲景那个时代所创作的东西和我们现代是不太一样的,有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个独立自主创作的过程,我们看了陶弘景的辅行诀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张仲景他的六经框架是来源于《素问》的,六经不是张仲景创作的一个体系、六经名称也不是张仲景的,《素问.热论》已经谈及到六经体系的问题,张仲景把它拿过来,他用的白虎、青龙,他用的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泻心汤、瓜蒌薤白、理中四逆都不是他自己的方,这些都是《汤液经》里面的,那么,《汤液经》里面的这些东西,张仲景都把他拿过来了,也就是说《伤寒论》里面的那些重要的六经方药,包括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白虎承气汤、理中四逆汤都不是张仲景本人的方,而是张仲景从《汤液经》里拿过来,摆到六经的框架里面,创立了一个不同的新的六经证治方药体系,这就是我们现代所推崇的刘渡舟老先生所讲的中医学灵魂的东西,那么这两个最关键的东西,一个是《素问.热论》的六经构架,一个是《汤液经》的方药,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要来源。
《伤寒杂病论》有一个自序,谈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等等,我赞同章太炎先生所说它是六朝人以后写上去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如果是张仲景的话,会把最重要的东西,来自于《汤液经》的东西写上去,假如他真的有隐瞒这些东西的话,是真的有其他秘密。
那么,张仲景引用的《汤液经》的东西,大部分能从《辅行诀》里看到的。我们知道张仲景最关键是善于完善,他把能够收集到的东西放到六经的框架里面,而不是创作新方。这些白虎桂枝、理中四逆等都不是张仲景的方子,都是原来模样拿过来,几乎没有变动、拿过来摆到六经的框架里面的。我们现代都认为,张仲景是辨证论治的领先者,其实在《汤液经》就已经有具体的成熟的辨证了,方药有症状、有脉,张仲景所做的就是把《汤液经》这些内容摆在六经的框架里面,让大家去容易掌握、理解,实际上在《汤液经》也有它的体系,二旦、白虎、青龙、玄武、朱鸟等这样的一个体系。在中医学,经方学派也好、医经学派也好,真正的是与道家的思想有着深刻地渊源。
我们现在反过来思考,最关键最主要的还是经方,这是指导我们治疗疾病是最有效的部分,是几千年下来的精髓,是值得我们思考。当时张仲景是怎么想的,怎样来源的?那么他的来源还是以六经为纲,对于外感疾病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体系论治,用六经的方药治疗外感或伤寒的疾病,当时他也看到了温病,至少我们现在看到的温热病这类的,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翻翻桂林本的《伤寒杂病论》,还是说得比较好的,里面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证治方药,在临床上的效果怎么样,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可以去探讨它、验证它,到底效果好不好,桂林本《伤寒杂病论》到底是否真传,这有待探讨。那么,杂病这一块,现在看《金匮》,从风格上、方药上,都符合张仲景的东西,虽然是从宋代一个破旧的图书馆里面翻到,但是我们看到的这么的一本著作,从方法上、组方上都是贴近张仲景的风格的,但是它的体系与伤寒论不一样,《伤寒论》是从六经上看的,而《金匮》从杂病上看,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血痹等等内伤疾病,整个杂病的思考体系,张仲景教授给我们,六经的体系,专方专病的体系,像百合病用百合类治疗,虐病有虐病的方子,中风病有中风病的方子,完全与六经无关的,这样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的体系就出来了。
以脏腑为辨证的一个体系里面,最突出就是病,例如黄疸用茵陈蒿,不管哪个阳黄阴黄,百合病不管寒热温凉,一上来就用百合了,这样的以药命名。现在黄煌老师的柴胡证、柴胡病、柴胡脉、柴胡舌,桂枝舌、桂枝脉,大黄舌、大黄脉就像这样的一个体系。
还有一类以六经治杂病的模式,张仲景的太阳痉病,在《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阳明痉病里谈到“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他就用承气汤。痉病他用的也是承气汤,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有阳明证的表现,所以用阳明的方子。太阳痉病的葛根汤,包括项背强几几、脉反沉的栝楼桂枝汤,也是太阳痉病。张仲景在《杂病》的起始篇章里面也有这样的一个思路,以六经的角度思考、以六经的方药来辨证治疗杂病。他也提示给大家了。
那么这些年,我们所思考的这些方向是受陈修园的影响比较多一些,张仲景给我们提供的东西,《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个部分,哪一部分更重要一些呢?王震龙先生谈到《伤寒论》更为重要,抓住了关键、人体的正气、人体的六经辩证、人体的生理病理的情况来调治,而杂病这部分,只是对病、百合病怎么治、痉病怎么治、中风病怎么治、痰饮病怎么治,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而我们知道内因是比外因更重要的。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的人们都知道内因决定外因的这样一个哲学的原理,我们认同这样的观点。陈修园、王震龙讲《伤寒论》是基础,《金匮》相对来说是对《伤寒论》的一个补充。那么我们现在治疗的杂病,都是在六经的基础上的专病专方,这也是李可运用经方的思考方法,至少我自己是这样思索的。
张仲景在《汉书》是没有传记的,在《名医录》中有一个简单的传。再看《神农本草经》是不是张仲景的用药来源,我这里说的麻黄、柴胡、石膏、大黄,比如麻黄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虐,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出现在阳和汤中。但是在麻黄汤的系列方是没有看到张仲景用麻黄来治疗肿瘤的这样的一个情况的,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在《金匮》看到“心下坚,大如圆盘”的这样一个情况是用桂枝汤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的。
再看看柴胡,在《伤寒论》里面,用于“胸胁苦满、寒热往来、默默不欲饮食”,我们看看《神农本草经》里面是没有谈到治疗情绪的,谈到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至少这几个,张仲景是不用此明目、益精,养老,至少在大柴胡汤就不一样,不像很多人所说的张仲景的用药来源于《神农本草经》,实际上张仲景的方药的分析,真正是张仲景来源的东西,如果大家有兴趣的,不妨读读《经方例释》、《药征》,《续药征》就讲到张仲景的用药方法。又如石膏,《神农本草经》里面没有讲到用于大热、大汗、脉大,而是不一样的功效。谈到大黄是有相像的,但是不一样的。再谈附子、干姜、桂枝,《神农本草经》是没有桂枝的,在《神农本草经》只有牡桂、菌桂,应该属于肉桂一类,所以大家要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