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症状表现 > 经方传承怎样学好经方冯老倾心讲述 >
经方传承怎样学好经方冯老倾心讲述
建立经方医学理论体系与修学体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冯世纶
学好经方,关键是学好经方理论,其关键是学懂《伤寒论》。
章太炎谓:“中医胜于西医者,《伤寒论》独甚!”但千余年来,尊张仲景为医圣,称《伤寒论》为圣典,一代一代人前仆后继问道《伤寒论》,却未能读懂《伤寒论》,原因何在?李心机教授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即未能认清《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六经实质、怎样成书等,因读不懂《伤寒论》。胡希恕先生经一生研究,率先提出:六经来自八纲!正本清源,开创了读懂《伤寒论》的历史。
为了消除误读传统,为了读懂《伤寒论》,业内人士做出了不懈努力,例如有者对《伤寒论》六经实质进行了探讨;有者对《伤寒论》序进行了考证;有者对《伤寒论》的方证进行了研究……,而胡希恕先生集前贤之长,以“始终理会”的方法研究《伤寒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尽一生心血,正本清源解读了《伤寒论》,惜由于种种原因研究成果未刊出。我有幸师承胡希恕先生,亲炙襄诊,聆听授课,洞观笔记,渐悟其三昧。今谈一点学习体会。
读懂《伤寒论》,是学用经方的入门功夫,而欲读懂《伤寒论》,不但要靠苦心钻研、长期临证体验,还须了解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史,还须了解经方的主要理论体系,对此胡希恕先生已付出一生心血,做了深入研究,在师承过程中有所感悟。
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先后跟随方药中、宋孝志、董建华、赵绍琴等名老中医学习,而跟随胡希恕先生学习,走向传承经方之路。最初跟胡希恕先生抄方时,面对每个病人,常嘱我:“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用小柴胡加石膏”、“用五苓散”……,因习用脏腑辨证,不免奇怪问道:“胡老,您怎么不辨证呀?”胡老对于我不礼貌的提问,可能听到不止一次了,故笑而答曰:“等我慢慢给您讲吧?”于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陆续讲经方方证、经方辨证施治理论体系、《伤寒论》原文等,渐入其室,始悟其道,又在临床小试牛刀,即感效如桴鼓。遂想把胡老的研究经验整理出版,因当时浮于日常事物,又实感不敏,未能潜心解读胡老学术思想,当时只是想到把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原文的注释刊出,让大家共同探讨。几经寒暑,于上世纪80年代整理好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刊出,直至年改版刊出了《经方传真》。该书刊出后,不料引起中医界高度诊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