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病的用药

一、猪腹泻病

(一)大肠杆菌性黄白痢

本病是是引起哺乳仔猪腹泻最常见病因,有些猪场常常治疗效果不佳,往往会想到其他疾病,将普通问题复杂化,实际上是防治方式不正确。

表现仔猪排出粘液样稀便,生后即发生的往往全部死亡,往往连续很多窝发生。10几天后发生,经过经过治疗大多好转。

防治方式:采用疫苗和提前给药方式,母猪产前15~20天注射大肠杆菌疫苗2~4头份。常发生本病猪场,在仔猪生后没有出现腹泻时即提前给药注射或口服,可以连续3天,或间隔1、3、5天给药,这样即可延缓到10天后发病,减少死亡率,10天后再保健性给药。

口服: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新霉素、硫酸黏杆菌素、利福平、环丙沙星

预防保健和治疗注射:安普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痢菌净、头孢噻呋、阿莫西林、丁胺卡那霉素、黄连素、环丙沙星、蒽诺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

(二)伪狂犬

主要发生哺乳期,伴随着部分有神经症状(流涎、斜眼歪头、摇晃),通常大面积腹泻黄色稀水样粪便。用抗腹泻药不见效。

通常紧急接种伪狂犬疫苗,用抗病毒药不有一定效果。或提前接种防治。

(三)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

往往全群大小猪在短时间内同时发生水样腹泻,个别先呕吐后腹泻,几乎绝食。50斤以上一周后自然耐过,小猪和仔猪死亡率高,无特效药,多死于脱水。

治疗时可用含博洛回和阿托品药物暂时缓解胃肠止泻,配合补充水盐电解质和葡萄糖饮水。

(四)消化不良性腹泻

多发生断乳后保育猪,胃肠机能发育不全或饲料品质差,可使用,复合酶、益生素拌料或强制灌服。

(五)仔猪副伤寒

主要危害断奶后30公斤体重内的猪。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表现为体温略升高,拉黄绿色粪便,粪便形同稀粥状,食欲减退,急性脱水,后期消瘦,病程长达2~3周,最后衰竭死亡。

用药基本同大肠杆菌的治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安普霉素粘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敌菌净痢菌净氧氟沙星蒽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

中草药制剂:三黄加白散秦皮散葛根岑连甘草汤大黄牡丹汤等:

(六)猪痢疾

密集螺旋体引起,斤以下均有发生,个别排出血便。用药:痢菌净、磺胺。

(七)猪红痢

魏氏梭菌引进,排血便,死后剖检肠壁组织有大量气泡。用药: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

二、猪链球菌病

高湿高热密度大时发病多,多发断乳后的生长猪,成年猪较少发生。

1.败血症型突然发病,往往昨天晚上未见任何症状,次日凌晨已死亡;体温升到41~42℃或以上,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精神萎顿,腹下有紫红斑。

2.脑膜脑炎型发病猪出现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直至后躯麻痹,共济失调,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甚至昏迷死亡。

3.关节炎型患表现为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高度跛行,甚至不能起立。病程2~3周。小可见关节周围肿胀。

4.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一般不引起死亡,病程为3-5周,病猪经治疗后肿胀部位中央变软,破溃流脓后逐渐痊愈。

防治措施 

1.免疫预防使用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注射,种母猪在产前,用肌肉注射,每次2头份,种公猪每年注射两次,每次2头份;仔猪在35-45日龄肌肉注射,每次1.5头份。注射14天后产生免疫力;发病猪场可用猪链球菌ST弱毒冻干苗对10日龄仔猪进行首免,6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

2.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季节,可用药物预防,饲料中加入土霉素、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等。

6.治疗磺胺类药物治疗最见效,通常用2种以上磺胺联合。较常用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嘧啶钠同时使用。

三、副嗜血杆菌病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病猪发热、体温升高至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特征性耳鼻青红,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3天后出现腹式呼吸、60斤以上猪出现单侧性后肢跛行。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生长不良,反复发作,甚至衰竭而死亡。

本病不易根除、反复发作。

用药:头孢噻呋、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预防用其一即可,治疗选2种以免耐药;敏感抗菌药+地塞米松。

四、口蹄疫

1.场内环境的消毒净化,醛类、氯类消毒剂。

2.使用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通常多次接种免疫,才能达到免疫效果。

3.药物防治②局部:排出水泡液体,浓高锰酸钾水洗口腔、蹄溃烂面,涂地塞米松抑制渗出。③全身:可注射地塞米松抑制渗出、复方清热解毒中草药制剂(银黄、双黄连等)+抗菌药(头孢和阿莫西林等)。

五、支原体肺炎

又称猪喘气病。以咳嗽、喘气为主要症状。多以环境不良诱发,入秋寒冷空气、舍内不良气体刺激。本病目前在各地、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中均可发生,但哺乳仔猪、刚断奶仔猪和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的母猪更易发生。成年猪多呈慢性感染。

主要症状为咳嗽(偏夜间严重)和喘气,前期病猪体温、食欲、精神变化不大,后期随病情的发展,症状明显。病猪喘气,腹壁有节律地扇动,出现“喘唠沟”。

定期药物预防。拌料常用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蒽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土霉素

治疗注射抗菌强弱排序: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蒽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六、猪附红细胞体

一年四季可发,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病高峰在6-9月;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耳部、唇部、尾部、下腹部和四肢发红,俗称“猪红皮病”本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季发病较多,冬季相对较少。经常出现“血尿”和棕红色粪便。

常用药物有:贝尼尔(血虫净)、磺胺药和抗菌增效剂: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土霉素或多西环素。

七、高致病性蓝耳病

本病是由PRRSV病毒为主引起的一种新的猪传染病,其特征为流产、死胎、弱胎,仔猪(吮乳)断奶仔猪呼吸困难。

防制

1.接种疫苗:定期进行弱毒苗、灭活苗的免疫。

2.药物治疗和预防(仅作为参考)。

第一步:使用清热解毒、抑制病毒、增强免疫力、调节内环境、消除症状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加大剂量,配合防止继发感染的西药,4~5天为一疗程,如表4-1

第二步:肌肉注射2-4倍量猪瘟弱毒苗作为干扰素和1倍量伪狂犬疫苗滴鼻。同时使用氟苯尼考或头孢噻呋钠注射。

第三步:稳定后经2-4天恢复食欲,母猪可轰至舍外运动,捡食青饲。

预后:康复猪产生坚强确切的免疫,通常不影响生长和产仔。

表4-1兰耳病药物治疗

天数

1

2

3

4

5

6~7

使用

药物

复方中草药

药注射剂+头

孢+林可+地塞米松

复方中草药

药注射剂+头

孢+林可霉素

复方中草药

药注射剂+磺

胺间甲氧嘧

啶+氟苯尼考

复方中草药

注射剂+磺

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

视情况而定

2-4倍量猪瘟弱毒苗注射和1倍量伪狂犬疫苗滴鼻。

八、母猪产后炎症的防治

原因:细菌感染;羊水吸收;胎衣未完全排出等。

食欲不振,鼻盘干燥,乳汁分泌减少,阴门排出混浊、淡黄色或暗红色粘液,体温升高。直接影响仔猪的存活和生长。

治疗:青霉素、林可、头孢+安痛定、牛黄酸+催产素

特别情况:食欲消失、不时走动饮水,时而举尾排便,阴门并没有排出物,张口呼吸,体表暗红(第二天出现),后期叫声痛苦无力,用药无效,有的3-5天死亡。绝大多数是有胎儿没有排出,几乎都停留在骨盆前沿。可人工拉出,排出大量羊水,30分钟即可恢复食欲。个别经1周左右胎儿腐烂溶解变细后排出。

九、母猪产后食欲不振

母猪产后在没有产后感染、胎衣不下、死胎滞留的情况下食欲不振,多属于消化机能紊乱。

治疗方式:

1.口服龙胆酊:龙胆g大黄g厚朴50g枳壳g陈皮g+0ml75%乙醇浸泡若干天→挤压过滤。用注射器抽取滤液20ml,缓缓喷入母猪口中。

2.肌肉注射比赛可灵、复合维生素B恢复消化机能。









































什么原因导致婴儿脑瘫这些原因不可忽视
心血管知识300问7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lkv.com/wazz/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