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症状表现 > 巧遇符合伤寒论条文的临床病案一则 >
巧遇符合伤寒论条文的临床病案一则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经典要时常温习,临床方能得心应手。(编辑/小谢)
顽固胃脘满胀案一则
作者/王彦权
王某,男,46岁,偃师市高龙镇人,肚腹胀满数年,吃三二口饭即腹胀,腹大如鼓,自述饭后肚子有吹气球感,撑胀难受,一难受即泡服番泻叶,用后腹泻,稍减轻,过半天即如常,大便不干也不利,腹肌紧张,有压痛,舌质红,苔白腻略黄,脉濡缓,彩超显示:脂肪肝,胆囊炎。
用大柴胡汤加减月余,舌苔前半部腻苔减轻,后半部苔腻尚存,腹胀只能减轻,不能消失。
年10月25日来我处诊,来时我正在看《伤寒论》甘草泻心汤条文:“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一见此病,灵感顿时来啦,这不是虚痞证吗?这不是“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吗?
遂开处方:甘草20g,半夏18g,黄连10g,黄芩10g,干姜10g,党参15g,山楂15g,神曲15g,生姜3片,大枣5枚,7剂,一日一剂二煎。
年11月2日复诊,病人说:“王大夫,这药一喝,肚子不胀啦,吃饭也敢吃啦,你看看舌头,后半截的厚腻苔也消失啦,肚子你再按按,软乎多啦……”
方解:重用甘草,补脾胃之虚,缓客气上逆,参枣甘缓和中,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消痞,芩连苦寒,清其客热,干姜辛温,散其里寒,少佐山楂、神曲消食助运。中气健,升降复,客气不逆,寒热消散,则痞胀自消。
医生看病,虽全心投入,可临床看不好的病还是很多,个人感觉,一个病人,如连看3次,还不效,就是大方向出了问题,这时就要逆向思考啦,就像此例,肚子满、胀、硬用大柴胡、番泻叶久攻不下,大方向、思路不对的多,虚证可能性大啦,改甘草泻心汤加减,一补则愈!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王彦权。编辑/小谢。校对/王珓、卢林竹、张野。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