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症状表现 >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背诵卡片 >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背诵卡片
北京看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62、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痰饮素盛之人,得太阳病,饮水多,水停心下,即胃中停饮不去与茯苓甘草汤。重订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下利也。重订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温病条辨》:霍乱兼转筋者,五苓散加防已桂枝薏仁主之;寒甚脉紧者,再加附子。即于五苓散内,加防己一两,桂枝一两半,足前成二两,薏苡仁二两。][这条讲的是痰饮素盛之人,得了太阳病,如果饮水多,水停心下,必心下悸。我们都知道,得了太阳病首先就要多喝水。西医讲得了感冒要多饮水,我们也知道得了感冒要多喝水,因为要发汗,发汗都是需要津液的。但是痰饮素盛之人,多饮水的结果就是水停心下。水停心下就是胃中痰饮不去,可用茯苓甘草汤治疗。《伤寒论》讲:“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就是讲用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生姜,就可以治疗饮停于胃。患者喝水多了,水在胃里哗啦啦地响,一听见水哗啦哗啦响,在胃里晃来晃去的,那就是茯苓甘草汤证,不需要再去四诊辨证。抓独法抓独证,就抓“水渍入胃”四个字,看CT片胃中有停水,也可以开出茯苓甘草汤。如东辨西辨,辨出舌淡多津也是开出茯苓甘草汤,如果对《伤寒论》不熟,还会辨成了四君子汤,那就错了,就没有效果。“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如果饮停于胃,有饮邪又小便少,必苦里急也,就是要下利,这个人要拉肚子。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下利的人就是小便少,因为水都从大便排出了。所以,我们治疗腹泻常常用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重订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这里又给大家讲,如果有寒水的人不用五苓散而用理中丸。所谓热多欲饮水者,不是指五苓散治的是热证,而是指伴有发热,同时想喝水的用五苓散。想喝水是什么病?是少阴病,少阴病才口渴呢,所以对于发热又想喝水的人用五苓散。有人疑问不是说太阳蓄水吗,怎么讲到少阴病?五苓散中的桂枝是温少阴心阳的,少阴心肾气化。太阳为寒水之经,太阳少阴是表里二经,太阳下面就是少阴,少阴阳气出来就是太阳的热。如果表现为寒多不用水(不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应用理中丸。《温病条辨》又讲:“霍乱兼转筋者,五苓散加防已桂枝薏仁主之;寒甚脉紧者,再加附子。”就是说霍乱上吐下泻,同时抽筋脚转筋的在五苓散的基础上加防己、桂枝、薏苡仁。大家知道薏苡仁能解痉,其实防己也能解痉。什么叫加桂枝?就是增加桂枝的量而已,五苓散本身就有桂枝,加了防己、薏苡仁就能解痉。如果寒盛脉紧再加附子。这是《温病条辨》对五苓散的发展。]注:1.所引以宋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底本。2.原《伤寒论》条文的修订格式是:(重订号)+条文(宋本序号);原《金匮要略》条文的修订格式是:(重订号)+条文(金匮……篇);《金匮要略》与《伤寒论》相同条文的修订格式是:(重订号)+条文(宋本序号)(金匮……篇同);原《伤寒论》条文有跨章节移动的修订格式是:(重订号)+条文(宋本篇名序号);《金匮要略》与《伤寒论》相同的条文且伤寒篇有移动的修订格式是:(重订号)+条文(宋本篇名序号)(金匮……篇同)。3.文字内容出自太湖学堂吴雄志所著《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翻版必究。4.音频引自白云出岫朗读版本。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下载一路健康APP
注册就有伤寒研究音频版免费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