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知识普及,很长,很全一

去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637171.html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一键   肉鸭常见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垂直传播疫病流行严重,种禽质量亟需提高。由于很多肉鸭养殖户没有固定的种鸭场,雏鸭由多场家供给,雏鸭质量不稳定,易发生垂直传播的支原体病、鸭副伤寒、产蛋下降综合征、鸭传染性禽脑脊髓炎、鸭副粘病毒等疾病。   2.鸭舍环境条件差。鸭舍条件、管理水平与肉鸭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联系紧密,一旦鸭舍光线不充足、空气不流通、肉鸭密度过大及鸭舍不及时进行通风,导致鸭舍空气浑浊,那么肉鸭极易患病。   3.免疫效果差。主要原因在于免疫程序不合理、不科学;疫苗保存、使用不当;滥用疫苗,则容易导致肉鸭的免疫力低下,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及毒力增强。   4.气候、季节性流行病的影响。   5.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6.缺乏有效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措施,消毒不及时。   7.滥用药物,药物蓄积引起中毒。

  防控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控规划》,加快种禽场净化工作;主动开展种禽净化,保证种子的清洁无疫。   2.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饲养密度,做好禽舍通风换气,提高空气质量;注意肉鸭密度、光照、温度、湿度和禽舍空气质量的控制;保持养殖环境的封闭和稳定;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意识,做好鸭舍的清洁、消毒措施,应特别注意出入口处的消毒,加强人、物进出场管理,防止疾病传入;合理的营养(饲料和饮水)的供给:饲喂全价优质饲料,不要饲喂霉变饲料。   3.注意临床观察。观察肉鸭的精神状态:正常情况下有神、灵活、部分休息、部分觅食,而病鸭则沉郁;观察分布情况:若肉鸭分布不均,则氧气和温度分布不均;观察肉鸭大小是否均匀:大小不均需考虑是否料槽、水槽不足;观察采食量:若下降则考虑是否患病、及时加强水、料管理;观察呼吸情况,呼吸困难(甩鼻、流鼻液),则有呼吸道疾病;观察粪便颜色。   4.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基础免疫。建议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开展免疫抗体、病原监测工作。   5.做好病死禽无害化处理;杜绝病死畜禽流入社会,防止疫情传播。   6.做好预防性药物保健工作。可以适当加一些黄芪多糖等中药及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7.提高环保意识,做好粪、尿等的循环、生态利用。设计养殖场时考虑环境承载能力、适度规模养殖。   8.当发生疫病时,要做到早诊断、正确诊断、对症用药,预防大群发病。根据病情按抗病毒、控制细菌继发感染、提高免疫力方案进行治疗;加强消毒灭源工作;控制发病、死亡相关动物流动;必要时逐级报告动物疫情。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lkv.com/wazz/1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