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基本常识 > 健康风险提示小心八月份您务必要提防这些 >
健康风险提示小心八月份您务必要提防这些
近期,“德尔塔”新冠毒株为全球抗疫带来新挑战,国内已多地出现本土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八月我市天气将以炎热为主,部分病原生物繁殖旺盛,蚊虫、苍蝇等病媒生物活跃,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蚊媒传染病和中暑的发生。同时,夏季雨量充足,容易发生暴雨,导致洪涝灾害,大灾之后易有大疫。
晋江市疾控中心健康提醒:国内已多地出现本土疫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常态化新冠肺炎防控措施依然不能松懈。除此之外,广大市民朋友还要注意防范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登革热、食物中毒、中暑和自然灾害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近期,南京、张家界、郑州、成都等地区相继发生本土疫情,全国已有14个省份报告本土病例,我省厦门市7月30日也报告了境外输入关联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此次流行的德尔塔毒株,是目前全球“传播最快、最适应环境、最可怕”的新冠病毒毒株,它可能将颠覆所有人对新冠疫情的“设想”。德尔塔有这些新特点:病毒传播力强、更加适应人体、复制快、体内载量高,病人转阴速度慢、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重症。
主要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出行。近期,非必要不外出,尤其是不要前往涉疫地区,如确需前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准确记录活动轨迹;如本人、亲属或单位员工拟从厦门等涉疫区域返回晋江的,应动员其留在原地待疫情消除后再返回,若确需返回的,要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和单位报告,严格执行我市相关防控措施。
??重点地区入(返)晋人员,落实管控措施。请有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相关区域旅居史且未落实管控措施的入(返)晋人员,以及与已公布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轨迹有交集的入(返)晋人员,第一时间落实“双报告”,即向所在村(社区)或入住酒店报告,有工作单位的同步向所在单位报告,并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按照要求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其他非中、高风险区域的,由社区(村居)对其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健康监测起算时间为入(返)闽时间,并在入(返)闽第1天、第14天进行核酸检测。
??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做好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个人防护,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少聚集、不扎堆等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在乘坐电梯、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要求全程佩戴口罩。近期尽量避免从中高风险地区网购;购物后应及时洗手,洗手前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电影院、歌舞娱乐场所、公园、景区、医院、学校、图书馆、养老院、政务大厅等公共场所,应配合落实“三码联查”(即查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标识)、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严格遵守市内所有景区“限量、预约、错峰”等防疫规定。
??近期应减少聚集性活动。不举办或参加人员较多的聚餐聚会,避免在密闭空间聚集;餐桌间保持1.5米以上,禁止就餐人员划拳、斗酒、摇骰子等容易引起飞沫传播的行为;活动尽可能简短并注意开窗通风。参加活动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杜绝带病参加聚集性活动。
??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37.3℃)、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做好个人防护。
??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能够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死率。18周岁以上所有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员(除禁忌症外),务必尽快到就近新冠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12-17周岁的在校学生,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接种疫苗,非在校人群由所在村(社区)统一预约安排接种疫苗。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积极向所在村(社区)提醒、报告列为中高风险区域未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入(返)晋人员以及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低风险地区入(返)晋未报备的人员。因瞒报、谎报造成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和口咽部疱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但少数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玩耍。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患者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应由受过培训人员进行清理与消毒。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聚集活动。
●霍乱、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
时值夏季,天气炎热,食物易腐烂变质,加之苍蝇、蟑螂较多,传播渠道增多,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疾病高发。
主要预防措施
??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喝开水、吃熟食。
??食物要煮熟。对于肉类、鱼类、贝壳类等食物,吃前一定要煮熟、煮透。
??隔餐食物要加热煮透方可食用。
??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食品时使用的砧板和餐具要生熟分开,炊具注意洗净和消毒。
??出现症状要就诊。一旦患病,请不要自行随意服用抗菌素治疗,应尽快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登革热
夏季,晋江市湿热多雨,蚊虫密度持续升高,一旦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生,可增加本地传播的风险。
主要预防措施
??前往登革热高发的国家的人员在旅行期间应注意了解前往地区登革热疫情情况及有关预防知识,期间注意防蚊。
??管理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每5~7天换水1次,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家中有富贵竹、万年青等水养植物的,需要3-5天换一次水,并且清洗植物根部,避免蚊卵粘在上面继续繁殖。
??翻盆倒罐清积水,清除蚊蚴滋生地。清理废弃器具和卫生死角,妥善处置废旧轮胎,倒置室外各种易积水容器,消除一切形式的积水。
??用杀虫剂、蚊香、电蚊香液或电蚊拍杀灭成蚊。
??家里要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挂蚊帐;到户外活动时,要穿浅色的长袖长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的活动高发期,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流行区接触史和蚊虫叮咬史,患者不可自行随意服药。
●食物中毒
5-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暑假期间家庭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内地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
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食品安全。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如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不吃未煮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不吃不干净的水果蔬菜。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盛放和加工时注意生熟分开。
??立即就医。中医院救治。最好带上剩余食品,以备鉴定有毒动植物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发生野生菌或野生植物中毒后的自救。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压迫舌根部引起呕吐,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吐出来,减少毒素吸收。孕妇慎用催吐。
●中暑
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
主要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滞留。
??在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合理调配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
??多喝水。在高温天气,要少量多次饮水,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
??采取防晒措施。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
??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在地上洒水,使用电风扇、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备防暑降温药。如十滴水、风油精、正气水,遵医嘱或按药物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高龄老人、孕产妇、婴幼儿、有慢性疾病的人员,在高温天气尽可能减少外出,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自然灾害
夏季雨量充足,容易发生暴雨,导致洪涝灾害,大灾之后易有大疫。水灾后最常见的是由于水源污染而引起的胃肠道疾病,这其中包括可以通过水源传播的痢疾、甲肝、戊肝、伤寒和副伤寒,甚至霍乱,水源污染后,鱼虾等水产品易产生寄生虫而感染人。
此外,由于夏季炎热潮湿,食物易腐败变质,也容易引起腹泻、胃肠道感染。
因此,发生洪涝灾害地区群众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
主要预防措施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者只喝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取水点远离粪便、垃圾、污水。
??已受污染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澄清和消毒处理。
??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对临时水源一定要进行消毒。
灾害后要警惕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其中,炭疽和钩体病是在7月~9月高发的传染病。
受灾地区要预防炭疽最重要的措施是不接触病死动物,发现牛、羊等动物突然死亡,要做到不食用、不买卖,并立即报告当地农业畜牧部门。
以上是晋江市卫健局
为大家准备的8月健康风险提示,
如果大家有防病方面的疑问,
欢迎给小编留言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