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报告单咋看
当你拿到密密麻麻的一纸血常规报告时是否有某种困惑,这化验单上的项目代表了什么?这些数值的高低变幻有何意义?那么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的脚步探索血常规报告单中的奥秘。
血常规报告--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
正常男性为~g/L
女性为~g/L
新生儿~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大量失水、休克等
降低:缺铁性贫血、出血、类风湿关节炎等
血常规报告--红细胞计数正常男性为~万/μL
女性为~万/μL
新生儿为~万/μL
红细胞计数(RBC)
增高:严重呕吐、腹泻、严重烧伤,休克、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降低:贫血、出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偏食、继发性贫血等
血常规报告--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成人为0~/μL
新生儿为00~00/μL
6个月至2岁婴儿为00~00/μL
增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出血,中毒,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等
血常规报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为5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增高常见于细菌感染、炎症,降低常见于病毒性感染。
?淋巴细胞: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病毒感染等,其减少常见于免疫缺陷。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增多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减少常见于疾病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常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如结核伤寒、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
血常规报告--血小板血小板正常情况为%~%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外伤、手术、出血、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疾病是有多因素、多系统参与的复杂免疫过程,对于任何的疾病治疗都要结合多方面的检查,不可以以偏概全、以点概面,仅凭自己学习的知识判断自身的情况,希望今天介绍的常识能够帮助大家对血常规检查有更深的了解,但要切忌随意诊治,如有不适,为了自身的安全需及时就医,遵从医嘱进行进一步的诊查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