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口蹄疫诊断图谱
概述
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为特征。OIE一直将本病列为发病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
病原特性口蹄疫病毒呈圆形或六角形,由60个结构单位构成20面体,直径为23~25纳米,无囊膜,具有多型性、易变异的特点。
根据其血清学特性,可将之分为7个主型和65个亚型,即A型(A1~32)、O型(O1~11)、C型(C1~5)、南非Ⅰ1~7型(SAT1)、南非Ⅱ1~3型(SAT2)、南非Ⅲ1~4型(SAT3)和亚洲1~3型(Asia),其中以A型和O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单纯性猪口蹄疫是由O型病毒所引起。虽然各型病毒所致病猪的症状相同,但用不同类型病毒所制的疫苗无交叉保护作用。
典型症状猪口蹄疫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口蹄疫多见于成年猪,以口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发红、湿润、泛白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蹄冠部出现小水疱出血和龟裂或形成黄豆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出血性糜烂和溃疡。蹄部发生水疱时,病猪站立时病肢屈曲减负体重或因疼痛而卧地不起若有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可引起蹄匣溶崩破坏甚至脱落病猪的口腔黏膜鼻盘和哺乳母猪的乳头也常有水疱和溃疡。恶性口蹄疫主要发生于乳猪,死亡率可达75%~%;剖检在心室中隔及心壁上散在有灰白色和灰黄色的斑点或条纹状病灶,俗称“虎斑心”,
切面上,心肌灰纤维间的黄白色纹也很明显。
诊断要点根据本病特异性临床症状,结合病情的急性经过,呈流行性传播,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和一般为良性转归等特点,通常即可做出诊断。但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若需鉴定病毒属于哪一型,则需经实验室检查。
防治措施轻症病猪,经过10天左右多能自愈。重症病猪,为了缩短病期,可先用10%食醋水、0.2%高锰酸钾液或2%明矾水洗净局部,再涂布龙胆紫或碘甘油,经过数日治疗,绝大多数病猪均可以治愈。对恶性口蹄疫,除局部治疗外,常需辅以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5%糖盐水腹腔注射)等进行全身性治疗。
目前多采用以检疫诊断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平时预防采取以下步骤:加强检疫和普查、及时接种疫苗和加强防疫措施。当发生口蹄疫后,应立即报告疫情,并迅速划定疫点、疫区,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严格地封锁和紧急预防。
注意事项诊断猪口蹄疫病时需与猪水疱病和猪水疱性口炎相鉴别。良性口蹄疫与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几乎无差别,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送检的方法是:首先将病猪蹄部用清水洗净,用干净剪子剪取水疱皮,装入青霉素空瓶,冷藏保管,迅速送到有关检验部门检查。需要强调的是:猪水疱病仅感染猪,而牛、羊等动物则不被感染。猪水疱性口炎的流行范围小,发病率低,很少引起死亡,且马、骡和驴等单蹄动物也可感染。
相关文章推荐非洲猪瘟诊疗图谱
猪炭疽诊疗图谱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疗图谱
猪水肿病诊疗图谱
仔猪白痢诊疗图谱
仔猪黄痢诊疗图谱
猪副伤寒诊疗图谱
猪巴氏杆菌病诊疗图谱
布鲁氏菌病诊疗图谱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猪疥螨病
猪丹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多图)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危害及其防治
附红细胞体病诊疗图谱
副猪嗜血杆菌病诊疗图谱
弓形虫病诊疗图谱
钩端螺旋体病
化脓性放线菌病诊断图谱
黄曲霉毒素中毒诊断图谱
棘球蚴病诊断图谱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