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饮食调理 > 柯恩饲料天下猪场注意,绝大部分断奶 >
柯恩饲料天下猪场注意,绝大部分断奶
仔猪的断奶是养好仔猪的重要环节。断奶过早或方法不当,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或形成僵猪;断奶过晚会影响母猪身体和下次配种。因此仔猪断奶时间一般在出生后45~60天。然而仔猪断奶后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会出现断奶过激、消化不良、抗病力下降等情况,容易引起神经性疾病。
一、猪瘟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发热性、出血性和致死性病毒病。仔猪猪瘟的发病症状与发生败血症的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在症状方面比较相似,需要经过专业猪瘟病专家来判断,其一般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猪瘟患病猪体温会升高至41°C以上;
食欲减退或废绝,扎堆、不喜走动,对外界反应迟钝;
眼结膜发炎,耳、鼻、腹部及四肢末端的皮肤有出血点;
有些病猪出现磨牙、转圈、神经紊乱和阵发性癫痫等神经症状。
兽医可根据临床发病特点,结合死后剖检作出诊断——
急性猪瘟全身皮肤、组织、内脏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严重者为出血斑或成片的出血灶是其特征;
泌尿系统的膀胱、输尿管及肾盂粘膜出血具有特征性;
脾脏边缘常有贫血性或出血性锲状梗死灶。
脑膜出血
皮肤出血
脾出血性梗死,脾脏边缘呈紫黑色、边界清楚的隆起斑块
肾色苍白,表面小点出血,肾门淋巴结周边出血
肾脏切面、肾乳头、肾盂出血
心内膜出血
慢性猪瘟病程一个月以上,病猪表现为消瘦,贫血,血液循环障碍;
粪便异常,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眼结膜炎;
免疫猪瘟疫苗时有倒地、抽搐等过敏反应。
慢性猪瘟全身出血变化较轻微,特征病变为大肠的坏死性肠炎。结肠、回肠散在粟粒大小白色、圆形向肠腔突出的火山口样溃疡灶,有时在溃疡灶周围环绕出血晕带;
回盲口、回肠、盲肠黏膜有大小不一的纽扣状溃疡灶。
其确诊要依靠实验室诊断。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呈紫色
二尖瓣疣状内膜炎早期病变
肺胸膜与肋胸膜发生纤维素性炎,并形成黄白色的伪膜
肝脏表面有大量点状出血
关节炎时骨膜血管花边病灶
精神沉郁、消瘦、贫血
肾脏切面皮质、髓质严重出血
胃底粘膜弥漫性出血、溃疡
防控与治疗方案
由于猪瘟疫苗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猪只获得不同程度免疫力,当前常表现为不典型的温和型猪瘟,流行缓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低,症状与病变也不典型。
建议仔猪20及65日龄两次接种猪瘟弱毒苗,疫区可倡导乳前免疫接种,防止母源抗体干扰。种猪每年定期进行两次免疫接种。猪群暴发猪瘟时要紧急接种疫苗,对全部无症状的猪使用3倍剂量,可控制疫情。
二、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与水肿病相似,主要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程1~2天。
如果断奶后的猪群发生体温升高(40~42°C)、食欲废绝,继而出现抽搐、转圈,后肢麻痹,颈部僵直,四肢呈游泳状,侧卧于地等神经症状为主的疫病,可怀疑其感染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病猪还可见化脓多发性关节炎。
剖检发现病灶在脑部,有化脓性脑膜炎。白脑膜、关节液和心血分离到链球菌即可确诊。
运动失调
头颈震颤,前肢强直
脑膜血管充血扩张,脑沟变浅,脑回变平,实质变软
防控与治疗方案
治疗脑膜炎型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是磺胺嘧啶,使用后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平时应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减低饲养密度,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圈舍和饲养用具应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污染。
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左右、仔猪在断奶前后接种猪链球菌活疫苗会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同时,仔猪在出生断脐和以后仔猪去势时,要用碘酊进行充分消毒,防治链球菌经脐带和伤口感染。
三、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多种动物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病毒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甲醛、乙醚、紫外线都很敏感,该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病猪、带毒猪和带毒的鼠类为重要传染源,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生殖道感染,还可以垂直传播。
发病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兴奋不安,体表的肌肉震颤,运动失调,间歇性抽搐,伴有呕吐、腹泻;
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癫痫发作,抽搐
全身抽搐,四肢呈游泳状严重的会角弓反张,发热、高热,最后昏迷死亡;
病猪角弓反张
母猪感染伪狂犬病后多呈不发情、乏情、安静发情、屡配不孕、产仔数少;
活仔明显产少
孕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
母猪产出的死胎及木乃伊胎儿
种猪不育,表现为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患病猪剖检后可见全身皮肤、组织、器官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严重者为出血斑或成片的出血灶;
皮下出血点
脑实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
脾脏有圆形出血性梗死灶;
肝脏实质弥漫性坏死或有黄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点;
肝坏死灶
肾脏实质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肾粘膜出血
肾弥漫性瘀血点
脑膜充血、出血,有少量纤维素性物质附着于脑实质与软膜间,脑脊髓液量过多,脑实质软化;
软脑膜充血,其下脑沟积有出血性水肿液
肝、脾等实质脏器散在灰白色坏死点;
肺弥漫性充血、水肿,有红色实变区。
肺出血、淤血
实验室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防控与治疗方案
目前尚无治疗猪伪狂犬病的有效药物,紧急情况下使用高免血清可降低死亡率。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国内主要应用的灭活苗和弱毒苗只能降低接种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不能阻止带病猪排毒。
想要彻底根除该病,须反复检疫,淘汰阳性猪。另外要做好消毒、灭鼠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四、仔猪腹泻
刚断奶的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离开母猪的环境变化等都是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
发生腹泻有的因为消化不良,有的是病原微生物导致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
防控与治疗方案
1
早补料
仔猪尽可能早开食,早期补料,这样既有利于增重,又能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机能,减轻断奶后部分饲料对仔猪消化道的敏感刺激。早补饲料要具有诱食性,配方要全价营养,并容易消化。
2
调整饲料营养成分
有报道称,仔猪断奶后腹泻发生率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增高,蛋白质是日粮发生超酸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水平可减轻肠的免疫反应。
然而不能靠单纯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而影响仔猪增重,因此应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严格控制豆粕用量,降低粗蛋白,提高饲料中赖氨酸水平,这种做法既可以减轻仔猪的消化负担,有利于增重,又可以预防仔猪腹泻,在断奶期继续保持高生长速度,提高断奶和保育期成活率。断奶1周后,仔猪的消化能力仍然有限,适宜的原料为易消化的乳糖、膨化大豆和促进消化的肠膜蛋白。
3
补充饲料添加剂
饲料中添加酸化剂,使胃内保持一定酸度,可激活消化酶,利于有益细菌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
添加益生素,有益菌种在肠道内占位繁殖成优势菌群,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形成肠道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利于仔猪生长发育;
添加消化酶,可弥补断奶后体内酶的分泌不足和活性降低,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防止腹泻。
4
提高舍温,并保持稳定
温度波动容易引起仔猪腹泻,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在30~40日龄为21~22°C,40~60日龄为21°C,60~90日龄为20°C。
断奶时按日龄、体重比断奶或规定温度提高2~3°C,尤其在秋后、冬季和早春更有必要。如果在炎热的夏季断奶则要防暑降温,可采用喷雾、淋浴、通风的方法。断奶仔猪圈舍的相对湿度最好在65%~75%。
总之,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我们必须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结合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确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感恩共享,快乐成长——执行力培训晚宴纪实
“仓库外移”点燃茂名新市场开发的“新引擎”
创记录举杯同庆,营销中心高管为广西和清远销售部同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