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症状表现 > 伤寒论分清是由荣卫引起的脾胃不和,还 >
伤寒论分清是由荣卫引起的脾胃不和,还
《伤寒论》分清是由荣卫引起的脾胃不和,还是脾胃引起的荣卫不和
论荣卫之病脉,和荣卫之病影响三焦失调的理论。
所以荣卫不仅影响到脾胃而且影响到三焦,这里头有几个字要解释一下。
逮,有两个音,一个是带,一个是的。
涩者荣气不逮,不逮是不及。
荣卫不能相将,将,当作共字讲、互助讲。三焦无所仰,仰字当仰仗讲。
荣卫之气不能互助了,所以三焦之气就没有仰赖了。恶寒数欠,欠,呵欠,欠气。
三焦不归其部,归,至,到。现在解释一下这条的重点。头一个是寸口之脉,寸口之脉是候荣卫的,太溪之脉是候少阴的,趺阳是候脾胃的。
寸口之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
这一条不讲大家都能明白。寸口脉微而涩,反应了荣卫之行,受到了阻碍。
这个阻碍,一个微一个涩,微是正气不足,涩,涩滞了,流通不得,跟虚是有关系的,所以脉微而涩。这是一个情况。是一点。
由于荣卫虚衰,荣卫不相将,不能互相帮助,说明荣卫之气虚衰了,成为一个整体的东西了,这就说明荣卫有病了,虚了,就会使三焦之气就没有仰赖了。
意在言外,三焦之气得借荣卫之气的滋养,才有力。
三焦一无所仰,所以身体卑而不仁。不仁,就是身体有点不用的意思了,包括身体麻木,没有知觉,肢体的运动有了障碍,意思很广。腠理是三焦通汇圆真之处。
三焦之气虚衰了,无所仰了,三焦这气不布,身体的皮肤虚理,肢体就会受到了影响,所以身体卑而不仁。第三个问题,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
荣主血,荣气不足,血不足,所以身体病的很厉害,叫烦疼。张仲景用字有规律,凡是肢体的疼,就用疼,只要是肚子里的疼,就用痛字。
所以反疼,就是疼的很厉害。口难言,就是说话不利。
这跟心有关系。心主血脉,荣气不足,血就少了,心主言,心受影响。难言还是能说,但是说话比较困难。
现在我们临床上看病也有人能说话,但不流利。荣气不足,血不能荣养四肢百害,且不养心,口就难言。第四个问题,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卫属阳,阳气虚,不能卫外,所以恶寒,虚了,就频数打呵欠,打呵欠就是引阳外出。
实际上是阳气不足的现象,最后又说到三焦的问题,三焦不归其部。荣卫俱虚了,三焦必受影响。
如果分一分呢,三焦之气各有所治,现在三焦无所仰了,所以三焦就不归其部了,发挥他的作用。分而言之,上焦不归者,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饮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滞。
三焦的气机都有生理作用,这个生理作用可以作一个概括来讲。
上焦之气是传化的作用,中焦是腐化,下焦是气化。
所以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之气不归其部,在传化食物的作用就受到影响,传化不利,所以吞而想酢吞,吞就是嗳气,酢就是吞酸。上焦之气是来于中焦的,传化不利,反应了中焦消化不良的症状。
中焦之气不治了,胃气消化水谷的能力就衰退了,不能消化水谷了,腹满的症状就出现了,上中焦实际上都是消化系统的问题。
传化,是从上而来的叫传化,中焦不能腐化,下焦不能气化了,则遗传。
因为肾气不能约束膀胱了,所以就遗尿遗矢了。
由此可见,荣卫之气不但影响脾胃,可以出现脾胃的疾患,脾胃的病又可以影响到少阴为病,而且现在,荣卫不足,还可以使三焦之气无气依赖,而有上焦不能传化、中焦不能腐化、下焦不能气化的症状。
所以荣卫的变化,荣卫的气衰,可以使三焦不治。这是仲景学说的又一大特点。
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