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疾病治疗 > 鸡肝病汇总 >

鸡肝病汇总

一、图谱分析:

(一)肝上有白点(白点肝)(破裂肝):

如: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葡萄球菌、坏死性肠炎、痛风、霍乱等。

(二)肝上有“榆钱坑”(榆钱肝):

如:鸡组织滴虫病(又称:小鸡盲肠肝炎黑头病),边缘隆起。

(三)肝上有“血囊”(血囊肝):

如:鸡白冠病(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四)肝脏破裂(破裂肝)、腹腔积血,肝上有黄白星芒(星芒肝):

如:鸡弧菌肝炎、鸡毒支原体、中暑、惊吓性死亡、胆碱缺乏、脂肪肝等。

(五)肝破裂,脾肿大,腹腔和血(脾肿破裂肝):

如:肝脾出血征。

(六)肝有黄色条纹,肝斑驳状出血(黄纹斑驳肝):

如:小鸡法氏囊病、鸡安卡拉、包涵体肝炎(腺病毒)、鸡贫血病。

(七)肝表面有纤维物(肝周炎):

如:鸡大肠杆菌病。

(八)肝为绿铜色,少数有白点,盲肠栓塞(绿肝盲肠栓):

如:鸡伤寒(伤寒沙门氏菌)。

(九)点状出血肝(肿大出血肝):

如:鸡禽流感(肿大+出血)。

(十)肝脏萎缩及肝中毒性出血(萎缩肝、霉素中毒肝)

如:鸡痘(肝萎缩)、腹水症(肝硬化)

(十一)肝上有肿瘤(肿瘤肝):

如:鸡白血病、鸡网状内皮瘤、鸡马立克。

(十二)肝中毒:

黄曲霉毒素中毒(肝鳞片状出血:鳞血肝)、盐中毒、磺胺中毒、喹乙醇中毒、聚醚中毒、小苏打中毒、痢菌净中毒。

二、肝胆病分类:

(一)按病灶特征区分:

01、黄点肝:鸡白痢、鸡副伤寒、葡萄球菌、链球菌、溃疡性肠炎、霍乱等。

02、白粒肝:鸡结核。

03、涵斑肝:包涵体肝炎、安卡拉、贫血病。

04、坑斑肝:组织滴虫。

05、铜绿肝:鸡伤寒。

06、黄纹肝:肝脏整体性坏死病前期(法氏囊、脂肪肝、副大肠杆菌、安卡拉、贫血)。

07、血肿肝:鸡禽流感、一氧化碳中毒。

08、血囊肝:白冠病。

09、血溃肝:鸡弓形体。

10、破裂肝:弧菌肝炎(星芒)、脂肪肝、副大肠杆菌、胆碱缺乏、中暑、惊吓、肝脾综合征。

11、肝肿大:巴氏杆菌病、各种中毒病。

12、萎缩肝:腹水症、鸡痘。

13、脂肪肝:脂肪肝出血症、法氏囊炎、鸡白痢。

14、纤炎肝:鸡大肠杆菌病、痛风。

15、肿瘤肝:鸡淋巴白血病、鸡网状内皮瘤、鸡马立克。

16、硬化肝:腹水综合征、黄曲霉素中毒、痢特灵中毒

17、痛风肝:各种引起尿酸盐沉积的因素。

(二)按病因特征区分:

01、病毒性肝病:

禽流感、法氏囊、包涵体肝炎、马立克、淋巴白血病、大肝大脾症、单核细胞增多症

02、细菌性肝病:

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病、葡萄菌病、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白痢、伤寒、副伤寒)、弧菌性肝炎、螺旋体病、链球菌病、曲霉菌病、结核病、绿脓杆菌病、丹毒、伪结核病。

03、代谢性肝病:

出血性脂肪肝、肝肾综合征、生物素缺乏、痛风、腹水症、胆碱缺乏、泛酸缺乏、维生素A缺乏、硒缺乏、维生素B2缺乏、热应激。

04、寄生虫肝病:

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

05、中毒性肝病:

磺胺类中毒、感冒通中毒、痢特灵中毒、喹乙醇中毒、黄曲霉菌素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氨气中毒、有机磷中毒、硫酸铜中毒、棉饼中毒、菜饼中毒。

三、肝胆病详细介绍: 

01、禽流感:

肝瘀血肿大,有白色点状坏死灶。产蛋迅速下降,死亡率较高,头部肿胀,胫部鳞下有出血点,腹腔内充满卵黄液,输卵管内有脓样分泌物,气管壁出血等。

02、包涵体肝炎:

肝肿大褪色,质脆,脂肪变性,有点状或斑状出血。猝死,5周龄多发。包涵体只在肝脏内形成,。

03、马立克病:

肝脏表面布满弥漫性或结节性巨型白色肿瘤。肿瘤周围一般无坏死,肿瘤除生长于肝脏表面外,还生长于心脏、脾脏、肝脏和肾等脏器。马立克氏病主要发生于17周龄以下的鸡,死亡率一般为25%~30%,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淋巴白血病。(前期马立克,后期白血病)

04、淋巴细胞白血病:

肝脏表面布满弥漫性或结节性增生,淋巴细胞白血病也被称为“巨肝症”,病理组织质地较松脆,常有血管出血与坏死。一般在18周龄以上发生,病程慢,死亡率低。(前期马立克,后期白血病)

05、网状内皮增殖症:

发病鸡肝脾增大,有针尖大小弥漫性浸润,脾增大可导致破裂。胆囊肿大(特征病变)。

06、组织滴虫病:

肝脏表面有大面积凹陷且边缘隆起的坏死病灶,另外,本病还有盲肠形成干酪样栓子的特征。有些病鸡头部皮肤变成篮紫色或黑色,又称黑头病。

07、巴氏杆菌病:

急性病例肝有数量不一、但大小基本一致的针头大的灰白色坏死灶。坏死灶一般分布较密。

08、鸡结核病:

结核病病鸡的肝脏有结核结节者可达70%。结核结节外包结缔组织,比较致密,中心干酪样坏死,坏死物是豆腐渣样。结节镜检显示结核结节的特殊结构,并可分离培养出结核杆菌。结核结节亦见于脾、肺和肠道浆膜。病鸡死亡有时是由于肝脾破裂出血致死。

09、伪结核病:

慢性病例肝脾肾肿大,散布有粟粒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病灶,切面为干酪样变性,此种病变在肺、胸肌和其他内脏器官中也可见到。

10、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脏充血或脂肪变性,肝脏上均匀分布着一些1mm的圆形黄色斑点,中心有出血点。胰胰呈白垩状白色坏死小点。肾肿大苍白。

11、法氏囊:

20-40日龄易发病,病鸡炸毛、精神极度沉郁,剖检肝脏呈土黄色脂肪化,肾脏花斑,胸肌和腿肌出血,法氏囊浆膜下胶冻样浸润或出血或内有干酪样物质。

12、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

本病为2周龄易感病,白痢以排白色稀粪为主,剖检有肝黄色,脂肪化变化。急性禽副伤寒以肝肿大、钝圆,肝上有伪膜为主;亚急性与慢性禽副伤寒以肝呈棕色或古铜色,肿大为主;部分病例肝脏有少量小点出血和灰黄坏死结节,但灰黄结节的数量和个体面积均明显小于霍乱形成的白色结节。胆囊扩张,脾脏肿大。结节也生长于心肌、肺、肌胃和肠壁等处。盲肠中有肠芯存在。

13、鸡溃疡性肠炎:

肝脏出现淡黄色斑纹,甚至形成大的不规则的黄色坏死区或散在的灰色或黄色小坏死灶。慢性病例在小肠和盲肠的任何部位都会出现溃疡。

14、螺旋体病:

肝肿大,质脆,呈砖红色脂肪变性,表面散在有针尖大的坏死点。黄疸、消瘦、腹泻。

15、葡萄菌病:

急性病例肝脏充血肿胀,可能在肝脏引起化脓性病灶。

16、链球菌病:

鸡链球菌病是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昏睡,持续性下痢,跛行和瘫痪,或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皮下组织及全身浆膜水肿、出血,实质器官如肝、脾、心、肾的肿大,有点状坏死。肝脏脂肪变性有坏死灶或化脓性病灶。

17、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可能在肝脏有结节病变。

18、鸡绿脓杆菌病:

绿脓杆菌有时可引起肝脏发生化脓性病灶,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雏鸡。

19、鸡痘:

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在集体或大型养鸡场易造成流行,可使增重缓慢,消瘦,肝脏出现萎缩。

20、鸡丹毒:

肝脾肿大、质脆,并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肾肿大、充血。腺胃出血、坏死或溃疡。肠道弥漫性出血,盲肠粘膜坏死。有时关节肿大。

21、副大肠杆菌病:

主要发生于雏鸡,卵黄多吸收不良,眼球浑浊,眼睑肿大3~4倍似“金鱼眼”,神经症状明显,有“观星”姿势,肝脏肿大2~3倍,肝呈土黄色,表面有砖红色条纹。胆囊肿大、胆汁浓缩。心脏、肾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22、鸡弓形体病:

肝肿大并有脂肪变性,有时有坏死。脾脏肿大内含许多虫体。

23、住白细胞原虫病:

肝脏肿大,有针尖大、粟粒大隆起的点状出血或出血斑。肌肉、肾脏、胰脏等处也有出血囊,鸡冠苍白并倒向一侧,有时从口腔甩出血丝。产蛋下降或无产蛋高峰。

24、弧菌性肝炎:

肝硬化,形状不规则,表面散布有灰白色星芒状坏死灶。最急性病例肝肿大、充血、散布有坏死灶,也可见出血斑和肝破裂。

25、大肝大脾症:

肝脏、脾脏体积极度增大,达正常的几倍。外观呈大理石状。肝脏变硬且易破裂,有时呈砂砾状。

26、脂肪肝出血征:

大多见于蛋鸡或种鸡,不同品种的鸡敏感性不同,以肥胖的鸡、炎热的季节、饲料偏碱性、胆碱缺乏、生物素缺乏时较易发生,病鸡常突然死亡,在炎热季节大多死于下午或晚上。剖检可见肝包膜下有出血点或血泡,严重时肝破裂,腹腔内充满血水或凝血块。少数耐过的病例,则冠苍白、萎缩、衰竭死亡,剖检见肝表面包裹一层灰白色透明的血浆,腹腔内有血水或凝血块。

27、脂肪肝肾综合征:

肝脏苍白、肿胀;肾脏肿大,颜色不一;通常发生与11~32日龄的鸡;病鸡突然出现嗜睡和出现麻痹,几小时内死亡。

28、生物素缺乏:

鸡生物素缺乏症是雏鸡和雏火鸡表现生长迟缓,食欲不振,羽毛干燥、变脆,趾爪外卷、喙底和眼周围皮肤发炎,以及骨短粗等特征性症状与病变。同时,鸡生物素缺乏可能会导致脂肪肝肾综合征。

29、大肠杆菌病:

肝包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剥离。在肝表面形成的这种纤维素性膜有的呈局部发生,严重的整个肝表面被此膜包裹,此膜剥脱后肝呈紫褐色。

30、痛风:

高钙或高蛋白日粮以及中毒等原因诱发的一种疾病。特征是在肝脏、肾脏、心脏、肠系膜、肌肉等气管组织表面积聚一层白色石灰样物质。

31、胆碱缺乏:

胆碱缺乏会引起脂肪代谢障碍,使大量的脂肪在家禽肝内沉积所致脂肪肝。剖检病死的鸡时可见肝肿大,色泽变黄,表面有出血点,质脆。有的肝被膜破裂,甚至发生肝破裂,肝表面和体腔中有凝血块。肾脏及其他器官有脂肪浸润和变性。雏鸡和生长期的火鸡在缺乏胆碱时,可造成胫骨和跗骨变形,跟腱滑脱等症状。

32、泛酸缺乏:

肝肿大,呈暗黄色或污秽黄色,所产种蛋孵化后期死胚增多。

33、维生素A缺乏:

肝脏、肾脏、心脏、肠系膜、肌肉等气管组织表面积聚一层白色石灰样物质。原因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使得肾小管上皮组织脱落,妨碍了尿酸的正常排出。

34、维生素B2缺乏:

肝脏肿大,脂肪变性,雏鸡缺乏维生素B2表现特异性内卷趾,飞节触地。

35、热应激肝病:

因热应激、猛烈追逐、公鸡间格斗及机械性损伤引起,仅个别发病,死亡极快。剖检时可见腹腔内有大量凝血块。肝组织有新鲜裂创(热应激可引起肝脏包膜下出血)。其他脏器未发现异常。

36、腹水症:

腹水症一种由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引起的以右心肥大扩张和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淡黄色液体为特征的疾病,并伴有明显的心、肺、肝等内脏器官病理性损伤,有明显的肝硬化,腹腔枯黄色积液,有时在液体中漂浮着纤维蛋白。

37、黄曲霉菌素中毒:

急性中毒时肝脏肿大,色泽苍白。慢性中毒时,肝常硬化,有白色针尖状或结节状病灶,质硬。

38、痢特灵中毒:

肝肿大、硬化、出血,心脏有点状出血。消化道内有黄色内容物。病鸡初期精神萎顿,后期兴奋、运动失调、两腿抽搐、倒地转圈、无目的飞跑。

39、喹乙醇中毒:

肝重度黄染。肠道粘膜广泛性出血,肾脏肿大呈紫黑色并有大量出血点。

40、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肝脏中的血红蛋白变位变性血红蛋白,使肝脏变成了樱桃红色。通过病史调查和现场观察容易诊断。

41、磺胺类中毒:

肝肿大,出血。脾出血坏死,骨髓黄染,腿肌、胸肌有出血。蛋鸡产软壳蛋和薄壳蛋,产蛋率明显下降。

42、感冒通中毒:

肝脏、肾脏、心脏、肠系膜、肌肉等气管组织表面积聚一层白色石灰样物质。有饲喂感冒通药片或双氯灭痛药片的病史。

43、有机磷农药中毒:

肝肾肿大、质脆,呈脂肪变性。胃内容物有大蒜味,胃肠粘膜出血,流涎,流泡沫泪,呼吸困难,后期昏迷。

44、硫酸铜中毒:

肝肾严重变性,表面有灰白色或黄色斑点。嗉囊和食道下部粘膜为凝固性坏死。肠道粘膜覆盖有绿色或白色假膜。

45、棉饼中毒:

肝、肾和横纹肌变性、坏死。食欲和体重下降,两腿无力。母鸡产蛋小,蛋黄膜增厚,蛋黄呈茶色至深绿色,不易调碎调匀;煮熟后的蛋黄坚韧有弹性,俗称“硬黄蛋”;蛋白呈粉红色,孵化率降低。根据饲喂棉籽饼粕的病史,结合相应的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

45、菜饼中毒:

肝肿大,肾点状出血,肺气肿、水肿,心内、外膜均有点状出血。胃内有菜籽饼渣和血凝块。血液呈油漆状,凝固不良。根据饲喂菜籽饼的发病史、胃肠炎及血尿等临床特征可以作出诊断。

杨飞洋

红指针兽医平台欢迎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lkv.com/ways/14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