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预防保健 > 从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看张仲景的六经辨 >
从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看张仲景的六经辨
医院单志华
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文内涵的六经解密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条: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的含义:
太阳表证多病传少阳半表半里证
《伤寒论》原文以“伤寒五六日”冠首者有六条,其中太阳篇五条,第78、96、、、条,都是讨论病传少阳及其变证的,只有一条在厥阴篇(第条),是“脉虚复厥”的阴证。
所以,在“伤寒五六日”这个时段,仲景认为多病传少阳。
第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条:(即本条)
第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
第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第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五六日”是值少阴主气之期,太阳与少阴寒热互化
《伤寒论》原文以“伤寒五六日”冠首者有六条,其中太阳篇五条,第78、96、、、条,都是讨论病传少阳及其变证的,只有一条在厥阴篇(第条),是“脉虚复厥”的阴证。
所以,在“伤寒五六日”这个时段,仲景认为多病传少阳。
第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条:(即本条)
第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
第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第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为什么值少阴主气之期而病传少阳
这里涉及到少阴与少阳的关系问题。什么关系?《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由此可见,少阳主枢,少阴亦主枢,枢者,转也,是其共同点。
具体表现在:少阴为水火之脏,少阴主枢,是在三阴这个区域内调节水火的升降(如少阴篇中的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真武汤、四逆汤等),亦可从阴出阳,转出太阳而病解(如少阴篇的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少阳主枢则是在三阳这个区域内协调表里的开阖,使邪从少阳转出太阳,随太阳之开而病解(如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这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药组合中也体现出这点。少阴为水火之脏,少阴主枢,是在三阴这个区域内调节水火的升降(方中天花粉、牡蛎是其体现);而少阳主枢则是在三阳这个区域内协调表里的开阖,使邪从少阳转出太阳,随太阳之开而病解(方中柴胡、桂枝是其体现)。
所以“伤寒五六日”,转化的时间点是值“五六日”少阴主气,而落脚点则是“半在里半在外”之少阳病位。
少阴与少阳的鉴别
正因为少阴与少阳均有枢转的共同点,所以仲景紧承此条,在第条针对“伤寒五六日”这一特定时段谈了少阳与少阴的鉴别问题,指出:“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并强调:“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说的十分明确。
总之,正邪交争于太阳之表,值五六日少阴主气,在表之“血弱气尽”,正气已无力拒邪外出,在这个时间点上转化,以“枢机”为转,或转为少阴,或转为少阳。根据张仲景的经验,“伤寒五六日”,退居半表半里形成少阳病的情况更为常见。
“已发汗而复下之”
这七个字同样讲究:由“已发汗”可以推想,起首这个“伤寒”是麻黄证的伤寒,法当“发汗”,是为正治;先汗后下,是为汗下有序,亦为正治。既然使用过下法,按理当有转属阳明之可下证,但通过本条下文“此为未解也”,说明“复下”之时存在着表证,则“下”属误治;
“胸胁满,微结”的含义
半表半里病位的形成
这里涉及到两个部位,一个“胸”,一个“胁”。
先说“胸”,胸为阳气出入的门户,亦为表之入里、里之出表处,所以,胸属表位,治从太阳;胸之见证反映出太阳病由表内传的势头,尽管仍属表证,但已见内传之势,故胸亦属太阳之里。所以,太阳主表,太阳之里就是半表。这是一层含义;再一层含义,阳明以胃肠为里(“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邪“实”于胃肠之里,这个“里”的部位很具体,就是胃肠。那么,胃肠以上、以外的胸腔、腹腔间,相对于胃肠之里来说就是半里。所以,阳明主里,里之外里之上者就是半里。由此便形成少阳半表半里的病位。
再说“胁”,《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所谓:“邪气传里必先胸,由胸及胁少阳经,太阳脉浮惟胸满,过经不解有阳明。”少阳经布于两胁,足少阳胆经“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所以,“胁”乃少阳本经所过,相火游行之处也。
手少阳三焦:“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壇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微结”的病位与性质
“微结”,即表邪内陷微有所结,属柴胡证“胸胁苦满”之轻微者。仍以少阳证为主。所以这个“结”是邪从外来,与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之“结”是一样的,但属轻微。较大柴胡汤“心下急”“心下痞硬”者,则不急,不硬。
所以,“胸胁满”属少阳半表半里证无疑;“微结”的病位在胸胁,性质是邪从外来。(未完待续)
我们以原版中医恭候在这里
期待您的到来
医院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
(东三环长虹桥往南50米路东)
乘车路线
地铁10号线团结湖站C出口
(公交长虹桥或团结湖站)
预约电话
-
上午08:00~12:00
下午13:30~17:00
垂询电话
-(咨询)
-(预约)
门诊时间
07:30~21: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