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病的治疗
猪痢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猪肠道传染病。本病可使病猪死亡,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病的原发性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大肠内固有的厌氧菌能协助螺旋体定居,使病变趋严重化。猪痢疾密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25℃粪内能存活7天,在4℃土壤中能存活18天。对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一般的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
本病只发生于猪,最常见于断奶后正在生长发育的猪,仔猪和成猪较少发病。病猪、临床康复猪和无症状的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经粪便排菌,病原体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后,经消化道传染。易感猪与临床康复70天以内的猪同居时,仍可感染发病。在隔离病猪群与健康猪群之间,可因饲养员的衣、鞋等污染而传播。此外,小鼠和犬感染后也可排菌。
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可长期危害猪群。各种应激因素,如阴雨潮湿、猪舍积粪、气候多变、拥挤、饥饿、运输及饲料变更等,均可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因此,本病一旦传人猪群,很难清除。在大面积流行时,断乳猪的发病率可高达90%,经过合理治疗,病死率较低,一般为5%一25%。
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0一14天。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轻重程度不等的腹泻。在污染的猪场,几乎每天都有新病例出现。病程长短不一,偶尔可见最急性病例,病程仅数小时,或无腹泻症状而突然死亡。大多数呈急性型,初期排出黄色至灰色的软便,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40一40.5℃),当持续下痢时,可见粪便中混有勃液、血液及纤维素碎片,使粪便呈油脂样或胶冻状,呈棕色、红色或黑红色,病猪弓背吊腹,脱水,消瘦,虚弱而死亡,或转为慢性型,病程1一2周。慢性病猪表现时轻时重的茹液出血性下痢,粪呈黑色(称黑痢),病猪生长发育受阻,高度消瘦。部分康复猪经一定时间还可复发,病程在两周以上。
病死猪显著消瘦,被毛为粪便污染。病变主要在大肠(结肠、盲肠),而小肠没有病变。急性期病猪的大肠壁和大肠系膜充血、水肿,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大肠壁水肿减轻,而薪膜炎症逐渐加重,由豁液性出血性炎症发展至出血性纤维素炎症,表层赫膜坏死,形成赫液纤维蛋白伪膜。病变分布部位不定,可能分布于整个大肠部分,或仅侵害部分肠段。病的后期,病变区扩大,呈广泛分布。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在类症鉴别困难时,应进行实验室检查。
猪痢疾应与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仔猪红痢、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等鉴别。
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很快达到临床治愈,但停药2一3周后,又可复发,较难根治。对本病有效的治疗药物很多,列述如下,供选用。若发现疗效不佳,应迅速更换。
(1)痢菌净:治疗量,口服每千克体重5毫克,1天2次,连用3一5天。预防量,每吨饲料50克,可连续使用。
(2)痢立清:治疗量为每吨饲料50克,连续使用。预防量与治疗量同。
(3)二甲硝基咪哩:治疗用只10一“水溶液饮用,连续5天。预防量每吨饲料克。
(4)甲硝咪乙酞胺:治疗用60X10一“水溶液,连续饮用3一5大。预防量同治疗量,即每吨饲料60克。
(5)吠喃噢酮;治疗量为每吨饲料克,连用14天。预防量为每吨饲料克。
(6)异丙硝哒哇:治疗用50X水溶液,饮用7天。预防量为每吨饲料50克。
(7)维吉尼霉素:治疗量为每吨饲料克,连用14天。预防量减半。
(8)洁霉素:治疗量为每吨饲料克,连用3周。预防量为每吨饲料40克。
(9)硫酸新霉素:治疗量为每吨饲料克,连用3一5天。
(10)杆菌肤:治疗量为每吨饲料克,连用21天。预防量减半。
(11)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量为每吨饲料一克,连用3一5天。
(12)泰乐菌素:治疗量为每升水毫克,连饮3一10天。预防量为每吨饲料克。
本病尚无菌苗。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虽可控制本病发生,减少死亡,起到短期的预防作用,但不能彻底消灭。彻底消灭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
(l)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猪,必须引进种猪时,要严格隔离检疫1个月。
(2)在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一旦发现本病,最好全群淘汰,对猪场彻底清扫和消毒,并空圈2-3个月,经严格检疫后再引进新猪。这样重建的猪群可能根除本病。
(3)当病猪数量多、流行面广时,可用微量凝集试验或其他方法进行检疫,对感染猪群实行药物治疗,无病猪群实行药物预防,经常彻底消毒,及时清除粪便,改进饲养管理,以控制本病的发展。
重庆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