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诊断鉴别 > 第一波感染者已经基本痊愈,然而最可恶 >
第一波感染者已经基本痊愈,然而最可恶
根据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新十条”防疫政策,坚守了三年的疫情,就这样在众人猝不及防的情境中落下了帷幕。
刚开始有一些人还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直到年12月13日行程码和健康码的正式下线,才让大家彻底的从疫情的噩梦中清醒过来。
可还没等众人高兴,突然全国范围内的出行开放。导致“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眼看着第一波被感染的患者,已经基本痊愈,却出现了这几类“可恶的人”。
01药品“买卖”,大肆敛财
在12月7日疫情全国开放以后,连花清瘟胶囊作为“两抗一退”药物中的主力军,成为了众人疯抢的对象。刚开始大家还是理性囤药以备不时之需。
但事情马上便开始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开始发展。一些人在线下低价大量购入药品,趁着药品紧缺在网上高价卖出大肆敛财。极端的导向使一些不明情况的群众,也开始跟风抢购。
不管是不是真的感染了新冠病毒,药品都十盒到二十盒的买回家,这样极端额的现象,反而使一些真正得了病的人无药可吃,只能靠着物理降温被高烧苦苦折磨。
在这样情况下,一些药店借此开展了爱心送药的志愿活动,武汉的多家连锁药店的近百家门店将布洛芬仔细的做好分装,认真消毒并且还贴心的在拆装的包装上,注明了药品的数量和用量以及产品的有效期。
这样的举动不禁让人心头一阵暖意,那小小的包装袋不光给高烧绝望的病人们带去了曙光,它也承载了我们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友爱互助的精神。
但让人失望的是,各地的部分无良药店竟借此风口,将店内的一些滞销药和“两抗一退”的药品放在一起,逼着顾客捆绑购买。
根据新华社报道年12月8日,天津市河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实当地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在销售连花清瘟胶囊时,具有强制搭售指定药品和哄抬物价的违规行为。
自古医者仁心,作为医生这样圣神的职业,不应该被这样的蛀虫所抹黑。
但就在这样药品稀缺的大环境之下,自我防护却也被一些人抛在了脑后。更有甚者在被感染了以后,不顾他人的安危不戴口罩四处乱逛。
02恶意传病,危害他人
开放以后大家迫于生活的需要不得不出门,不同程度的聚集造成被感染的人越来越多。
一些人在被感染后,心中产生了极大的报复心理,摘掉口罩频繁的在公众场合咳嗽,吐痰。希望能借此感染更多健康的人。
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没有判断力的年轻人,将感染流感当做一件猎奇的事。并在感染后发出一些“病毒”也不过如此的,带有错误导向的视频误导大众。
还有一些博主将自己被感染的经历和症状拍成视频分享给大家。其中失去味觉,失去嗅觉,康复以后食欲下降这几条症状,刚好符合当下年轻人想拼命减肥的想法。
这样一来竟然真的有人主动上街摘掉口罩,希望能被感染病毒。虽然知名的医学博导陶凌曾在年1月9日发文,称在每10万感染人群中采集样本,新冠感染的死亡率仅达到0.%。
并且年12月26日经国家卫健委通告,自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乙类乙管”,乙类的传染病中还包括伤寒,副伤寒,百日咳,肺结核等。
但我们并不能因为病毒减弱了就因此轻视它,沈阳金德队球员王若吉,因感染新冠诱发糖尿病而不幸离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们可能正值壮年身体素质很强,“新冠疫情”只不过就是发烧,流鼻涕,有些轻微的症状。
但我们身边的孩子,老人,还有一些本就身患旧疾的病人。新冠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毒药’。
我们应该对疾病抱有敬畏之心,而不是因为一时的狂妄自大而搭上自己宝贵的生命。而那些不顾他人安危散播病毒的人,可能觉得不过是一场玩笑。
但真的因为无知而将厄运带给一个家庭时,那又会是怎样的人间地狱。
所以珍惜生命,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在新的一年中希望我们能早日彻底摆脱口罩的束缚,毕竟人声鼎沸才是岁月静好,车水马龙才是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