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口牛奶都伤胎这种致病菌太厉害,快看看你

我们在谈“饮食”时,常常会提及营养问题,但我认为,比营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安全问题。有一句俗语说的好,“病从口入”,口腔是很多病菌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卡,而很多病菌都与饮食有关。而孕期更需要注意饮食安全、病从口入的问题,因为很多病菌不仅会危害妈妈的健康,还会对胎儿的安全造成威胁。沙门氏菌就是这可怕病菌的一种。到底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绝大多数的沙门细菌会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所以各种家禽、家畜在喂养、屠宰、运输、包装等加工处理过程中均有污染的机会。

人被感染,大多就是通过食物、饮水的方式。

沙门氏菌

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沙门氏菌是副伤寒沙门氏菌,这种菌本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伤寒型沙门氏菌,另一种是伤寒型沙门氏菌。

非伤寒型沙门氏菌胃肠炎:通常有自限性,一般无症状的可以观察,不需要治疗,对于症状比较轻的,给予一般的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就好,若病情严重则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抗生素等治疗。

伤寒型沙门氏菌:人类是唯一宿主,一旦被感染,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畏寒和腹泻等,还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视觉模糊、中等程度发热、躁动不安和嗜睡,症状轻的话3-4天会消失,严重或者年老体弱及儿童会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排第一。

作为孕妈该如何预防?

1.吃肉、奶制品、蛋时一定要做熟,不要吃生的或者半生的;不要食用破损与破损后被污染的鸡蛋;选购鸡蛋时,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2.新鲜的食物非常重要,别吃变质的。

3.买食物的时候一定要看看保质期。

4.买海鲜的时候一定要买新鲜的,如果没法分辨是否新鲜,那就控制一下自己的食欲吧。

5.不要把蛋、肉、奶等放在冰箱里的时间太长。

6.解冻食物的时候够当顿吃的就好,不要解冻的太多,更不要把解冻好的食物又重新放回冰箱。

7.如果出现拉肚子、呕吐等症状,最好跟其他人分开使用餐具,平时注意消毒、卫生。同样,如果家里人出现这些症状,也不要跟他共用餐具。

8.外出用餐时,避免接触生蛋的各类餐具,避免食用含不熟蛋类的各类食品。

9.如果情况严重,医院,别拖。

生活中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除了沙门氏菌感染,前段时间还发生了一起黑木耳中毒事件。

7月27日,有位妈妈把泡发了两天的黑木耳焯水后凉拌给孩子吃,结果导致女儿住进了ICU。

入院一周多,孩子已经做了4次血浆置换,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换了4次,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常吃的黑木耳,为何会变成剧毒?

浙江省疾控中心对女孩做了血液检测后,确诊她血液中有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跟沙门氏菌一样,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难道是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产生了米酵菌酸,导致孩子中毒?

为了证实这一想法,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金华市疾控中心分别在各自实验室中,将女孩家剩下的干黑木耳,进行了模拟浸泡试验。

浸泡了5天,都未出现米酵菌酸!

最终,研究人员推断,让孩子中毒的,并不是黑木耳,而是他们家厨房可能本身就存在米酵菌酸。

例如浸泡时的容器中可能存在,或者浸泡的时候先接触了感染病菌的食物,然后又感染到了黑木耳上,导致中毒。

所以很多时候食物本身是没问题的,但在制作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夺命杀手!

还有就是剩菜剩饭,也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地方。

许多人喜欢将吃不完的剩饭剩菜放在冰箱里下顿吃,但有些食物搁置久了,会受霉菌素污染,产生有致癌作用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如果患乙肝型肝炎的人同时接触黄曲霉毒素就更容易发生肝癌。

一盘新做好的菜不经过翻动就放冰箱里,亚硝酸盐的含量在第二天会从3mg/kg升高到7mg/kg,远高于国家标准。

所以偶尔吃一两次没关系,但如果长期吃天天吃,那么多的亚硝酸盐就容易诱发胃癌、食管癌。

还有一些腌制熏制类食物,孕妈也要少吃。

因为孕期孕妈觉得嘴里没味道,会吃点这些食物来开开胃,但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细菌,吃多了,对孕妈和胎宝宝都有影响。

最后,菌菌想说的是,所谓病从口入,对吃的东西,孕妈一定多点心。尤其是在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更易于细菌的繁殖和传播,那些过期、变质的食物,剩菜剩饭,该扔的就扔了吧。节约是好事,但如果因此吃出大问题,对孕妈来说就得不偿失了。

排版:刘平铎

医学审核:李佳颖

图片:网络/十月呵护漫画组,侵删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lkv.com/ways/1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