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疾病治疗 > 夏秋交替时节,谨防肠道传染病 >
夏秋交替时节,谨防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节是各类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会在此时出现“季节性增高”。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夏秋之交,病毒、病菌传播的媒介明显增多,如苍蝇、蚊子、蟑螂等害虫繁衍数量大幅上升,为各种肠道传染病毒提供了“充足”的“载体”,无形中增加了肠道传染病患病几率。虽已立秋,但温度仍然很高,最适宜细菌生长和繁殖,吃了存放较长时间的饭菜,或食用了保存不好而腐败变质的食物,也很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夏秋季节,大量瓜果蔬菜上市,食用时如不注意洗净、消毒,吃了被病原菌和寄生虫卵污染而未洗净的生瓜果,就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或者吃了未煮熟的蔬菜,也同样会生病。
胃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
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
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秋老虎”发威,天气炎热,我们的身体就要加强散热,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胃肠道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再加上天气热、出汗多、体力消耗等原因,全身的抗病能力下降,病菌就很容易“乘虚而入”,从而导致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餐具、食物要防蝇;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2.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腌渍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的嗜盐菌很有可能在腌渍的食品中繁殖。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饭菜现做现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
3.炊具、餐具要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炊具要分开。从事烹饪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
4.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衣服、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农药、脏水污染水源。
5.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6.感染肠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发现周围有肠道传染病病人,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以便做好疫点消毒工作。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可选用伤寒、副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疫苗以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