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第十七条
伤寒论原文第十七条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说的就是经常喝酒的人,经常喝酒造成了人体的体质发生了变化,经常抽烟和经常喝酒的人,会造成人体中上焦蕴结湿热,平时可能会有头汗出,自汗,喜冷饮等症状,桂枝汤是一个除表热的方子,里面的药大多是甘温的,用桂枝汤会造成助里热的作用,所以会得之则呕。
清·吴谦《医宗金鉴》
酒客,谓好饮之人也。酒客病、谓过饮而病也。其病之状,头痛、发热、汗出、呕吐,乃湿热熏蒸使然,非风邪也。若误与桂枝汤服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平素好酒,湿热在中,故得甘必呕。仲景用方慎重如此,言外当知有葛根连芩以解肌之法矣。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酒客内热,喜辛而恶甘,桂枝汤甘,酒客得之,则中满而呕。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酒客就是嗜酒之人。关于酒客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注家认为这一条是解释桂枝汤证的,就是说酒客患了太阳中风,在应用桂枝汤的时候,就要考虑酒客的特点,他们的中焦往往有羁留的湿热。从望诊上看,往往会见到鼻头红、舌体胖、有瘀点或瘀斑、舌苔黄腻。由于甘味药助湿生热,有人认为在酒客应用桂枝汤的时候,应该把甘味的甘草、大枣去掉,加上葛花、枳棋子等清利酒邪的药。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甘味药对于湿热是有害的。有的注家认为这一条的酒客病并不是太阳中风病。酒客病是长期饮酒所致的疾病,在证候上类似桂枝汤证,会见到发热、恶风、干呕,病机是胃腑湿热导致了营卫之气运行的不利。既然酒客病不是太阳中风病,如果用桂枝汤就是错误的。由于酒客胃腑湿热,不仅不能用甘味的甘草、大枣,还不能用辛温的桂枝、生姜。《医宗金鉴》就持这一观点。相比而言,持前一种观点的较多。因为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上都能见到,所以上述两种意见都是可取的。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素谈伤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