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和临床应用
(一)医院感染病原体检查项目和临床应用
1.标本采集和送检基本原则
(1)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正常菌群和其他杂菌污染。
(3)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4)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子或伤口拭子,立即送检。
(6)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8)对混有正常菌群的污染标本应作定量(或半定量)培养,以判别是感染菌或定植菌。
(9)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应作药敏试验,提倡“分级报告"(即分阶段报告涂片镜检、初步培养、直接药敏、初步鉴定、最终鉴定与药敏结果)和“限时报告"(涂片报告小时,普通培养3天)。
.涂片镜检常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取得最早期初步病原学诊断。尿涂片镜检主要用于淋病奈瑟菌、分枝杆菌和念珠菌感染,未离心尿液湿片平均每高倍镜视野检出1个或1个以上细菌可认为该菌是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对普通菌仅能报告革兰阳性或阴性球菌或杆菌,不能作菌种鉴定。
3.分离培养鉴定法该法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特异性高,同时可作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用药。尿路感染需作定量接种,当中段尿培养浓度高于10∧4CFU/ml单种条件致病菌或女性脓尿症状患者浓度为10∧3~10∧4CFU/ml的单种条件致病菌可认为是感染菌。通过直接插导管采集尿液或耻骨上穿刺膀胱的尿液.所分离的细菌均应考虑为感染菌。当患者已用抗菌药物或经导尿管采集,多次尿培养为单一同种菌,细菌浓度虽未达到上述界限,也可认为是感染的病原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宜采用四区划线接种半定量培养.感染菌与污染或定植菌的鉴别要点除细菌种类外.细菌浓度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分离到常见的化脓性细菌可认为是感染菌;较高浓度(半定量+以上)的革兰阴性杆菌、皮肤常居菌也可认为是感染病原菌。粪便培养分离出绝对致病菌.如霍乱弧菌、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等即可认为是感染菌;分离出的嗜盐弧菌肠炎沙i]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也具有诊断意义。具有较长时间抗生素应用史。
粪便中有伪膜性特异性改变患者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等要判为感染菌。血培养分离的细菌(排除采样时的皮肤菌群污染)可认为是血液感染的病原体.单次血培养不易区分污染菌或感染菌.医院感染菌血症至少采血两次.两次培养均为同种皮肤正常菌群可认为是感染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培养分离是用无菌技术剪下体内段静脉导管5cm,置血平板上往返滚动涂布接种,血平板上生长有5个或5个以上菌落的细菌可认为是感染菌。
(二)医院环境中细菌污染的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必须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和消毒灭菌效果等进行监测。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采用空气采样器或沉降法采样,计算1m2空气中的细菌数;物体表面细菌污染可采用棉拭子或压印法采集,计算出单位表面积上的菌落数;医务人员手部细菌可用棉拭子或Rodac平皿压印法检查,计算出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包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见表4-9-3.并且不得检出乙型溶温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应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婴儿室、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内,外.妇科和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杆菌。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0CFU/g或0CFU/m2;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00CFU/g或≤00CFU/m2,均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包括对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紫外线杀菌效果和化学消毒剂的监测。前两者的灭菌效果监测常采用生物学指标检查,分别利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NCTC3或ATCC,SSIK31)和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ATCC)作为高压蒸汽灭菌效果和紫外线杀菌效果的监测指标。将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菌片分别放在上层、中层中间各1个点和下层的前后中各1个点的标准包内,灭菌后在56C的恒温下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化学消毒剂的监测包括消毒剂使用过程中污染细菌的监测和消毒剂应用效果的监测,目的是了解使用过程中消毒剂的细菌污染程度和消毒剂的最小杀菌深度、杀菌率和杀菌指数。消毒剂的细菌污染程度检测可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与该消毒液相对应的中和剂的混合液,滴加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每份样品同时做个平板样,一平板置0°C培养7天,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另-平板置C温箱中培养48小时后计数菌落数。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处理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