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每日一分713

注意:《距离执业医师实践考试还有42天》

一、A1

1、伤寒发病两周,微生物学检查分离培养时常采取的标本是

A、骨髓

B、血液

C、尿

D、便

E、十二指肠液

2、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A、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B、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3、沙门菌属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

A、染色性

B、培养特性

C、特殊构造

D、生化反应

E、抗原构造

4、对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均为G-杆菌

B、均为条件致病菌

C、鉴别依据生化反应

D、鉴别依据抗原构造

E、均含有菌体(O)抗原

二、A2

1、患者因发热入院,疑诊为肠热症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

人院后第4天入院后14天

TO1::

TH1::

PA1::40

PB1::20

根据此结果可诊断何病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丙型副伤寒

E、回忆反应

2、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01:,TH1:.PA1:40,PB1:40,试问此患可能是

A、伤寒潜伏期

B、伤寒感染期

C、伤寒恢复期

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

E、来自疫区健康者

3、某患者因近3日腹泻腹痛前来就诊。自述有里急后重感,便内有脓血,疑似痢疾。试问如进一步确诊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一般不做哪些检查?

A、血清学鉴定

B、生化反应

C、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查形态

D、免疫荧光菌球试验

E、检测细菌核酸

答案解析

一、A1

1、

D

伤寒杆菌的培养伤寒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应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培养方法。①血培养在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上,第二周后逐步下降。②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高,可达90%以上,阳性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已采用抗菌治疗或血培养阴性者;③粪便培养在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加,第3~4周阳性率高,约70%;④尿培养阳性率低,第3~4周25%左右。

2、

B

3、

E

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可分为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3种。

4、

B

二、A2

1、

A

伤寒杆菌凝集价H1:,O1:80;

副伤寒凝集价A1:80,B1:80,C1:80

伤寒流行区的健康人血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当“TO”的效价1:80、“TH”1:时有诊断意义

2、

B

临床表现潜伏期7~23日,一般10~14日。

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期:

(一)初期(侵袭期)

病程的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常伴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日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明显。

(二)极期

病程第2~3周,并发症多出现在本期。

1.高热:稽留热为主要热型,少数可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发热持续10~14日。

2.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缺乏,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表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

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5.肝脾大:病程1周末可有脾大,质软有压痛。肝亦可见肿大、质软,可有压痛。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异常(ALT升高等)。

6.皮疹:部分病人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多见于病程7~13日,皮疹直径约2~3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以下,多见于胸腹,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多在2~4日内消退。出汗较多者,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三)缓解期

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并逐渐下降。食欲渐好,腹胀逐渐消失,脾脏开始回缩。如不注意饮食及休息治疗,本期仍可出现各种并发症。

(四)恢复期

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转好,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体弱,原有慢性病病人,或有并发症者病程较长。

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

3、

C

本题选C。问如进一步确诊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选项C不能进一步确定病原体。故选C。

痢疾分离培养与鉴定

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的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和菌型。如遇非典型菌株,须作系统生化反应以确定菌属;必要时,用适量菌液接种于豚鼠结膜上,观察24小时,如有炎症,则为有毒菌株。

痢疾快速诊断法

1.荧光菌球法:适于检查急性菌痢的粪便标本。将标本接种于含有荧光素标记的志贺氏菌免疫血清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小时。如标本中有相应型别的痢疾杆菌,繁殖后与荧光素抗体凝集成小菌球,在低倍或高倍荧光显微镜下易于检出。方法简便、快速,有一定的特异性。

2.协同凝集试验:用志贺氏菌的lgG抗体与富含A蛋白的葡萄球菌结合,以此为试剂,测定患者粪便滤液中志贺氏菌的可溶性抗原。

你的笔试备考时间仅剩40余天,已经完成了首轮复习?

还是依然处于划水状态?甚至于到现在还没开始学习!

稳住,医师考生福利来了,你复习笔试前必修课

扫描下方







































北京专家助力祛除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lkv.com/wahl/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