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基本常识 > 我们在追求什么,忽略了身体健康来自医圣张 >
我们在追求什么,忽略了身体健康来自医圣张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现代人得病的根源是什么?医圣张仲景两千多年的忧虑,持续至今。
大家都知道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名医,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医圣,他曾经说过,中医的衰落从汉朝就开始了,他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战争,瘟疫横行,但是呢当时的医生大多数技术比较烂,一个是不读经典。用经典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技术。另外就是各自守着的家传秘方,守旧。另外就是诊病的时候草草廖廖,他看到这些庸医很痛心,于是张仲景下决心研究医术,并且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成为了后世尊奉的经典之作。
一方面是当时的医生技术比较烂,另外一方面就是当时东汉时期的很多人也有自身问题,他说:
也是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也就是说当今的人都不重视疾病,不重视医药。也不太研究医药,其实研究研究医学有什么不好,既可以治疗父母的疾病,还可以给需要治疗的贫苦大众诊病,而且呢自己也可以学习一些养生保健的知识,让自己长久的身体健康,正经说东汉的人什么样的说都是争着去追求荣华富贵。去投靠有钱的豪门,急急忙忙追求名利。重视功名利禄那些身外之物,而忽略了自己的身体,他说其实还是自己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如果身体都出了疾病,那么那药那些功名利禄,那些钱财有什么用呢?也就是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如果皮肉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发将会依附在哪里呢?
退回到现在,年,我们现代人和汉朝人还真是区别不大,从古到今,现代人和古代人还是没什么大区别,追求房子,车子等等的身外之物的同时,忽略了生命的根本,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这就是张仲景忧虑的: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张仲景又说: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当人每天追求金钱,权势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当人们如果突然得了病,被病魔缠绕灾祸临头的时候才知道这个病的危害,于是怎么样呢?降低身份,卑躬屈膝,甚至去求这个神婆神汉去求神拜佛祷告,但这些方法都没有用的时候,就只好束手无策,等候死亡,最后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交付给平庸无能的一生,任由他摆布处置,恣意消耗自己的身体,不重视身体健康,真是得了病,后悔也来不及了!
张仲景说: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唉,医生张仲景说痛心啊,现在整个社会的人都这稀里糊涂,也没有人觉悟,都不珍惜自己的身体。这样轻视生命,如果没有生命,还谈什么荣华富贵呢?再者说,如果人们不能爱护别人,关心别人的痛苦,又不能爱护自己,照顾自己的病患,遇到灾难。又糊涂,蠢笨的像个废物,真是悲哀呀!看这些追逐名利,全市的人们竞相奔驰在浮华的世界。不知道调养生命的根本以生命为代价追求外物。把自己性命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大难临头仍不自知,太惨了!
汉代名医张仲景曾经当过长沙太守。是个大官,但是呢他还是联名百姓,关心百姓的疾苦。在每天处理公务的时候,还在大堂上给人们看病,所以中医有了坐堂医的称呼,张仲景看到汉朝人们这个追逐功名利禄而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十分的痛心。于是苦口婆心的劝告人们,告诫大家,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张仲景的忧虑一直持续了多年到现在,人们还是一个样,没有改变!
还是在“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冬天很冷,有谁会听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