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
光照不应性是家禽对最初诱导或者维持其生产性能的光照周期的无反应性。根据家禽对光照周期反应的不同,分为绝对光照不应性和相对光照不应性。蛋用型杂交鸡生产中已经不存在光照不应性这一问题,但是肉种鸡对光照的不应性仍然存在。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和雏鸡,这就需要正确的管理措施。经过多年的培育,现代肉种鸡具有采食快、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容易超重、后期脂肪沉积多等特点。饲养管理肉种鸡的关键就是首先限制饲喂肉种鸡,让其按照设定好的体重、生长曲线来生长,然后设定一个适合种鸡发育的光照程序,能够使肉种鸡在正确的时间达到性成熟、适时开产、顺利上升到产蛋高峰并有良好的生产持续性。
光照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到光照长度、光照强度和光照刺激时间,还要注意肉种鸡对光的不应性、光照颜色和灯泡类型等几个方面,让肉种鸡按照我们的标准来生长发育,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生产成绩。下面重点探讨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
1光照不应性
传统上的肉种鸡光照来源于我们对蛋鸡光照知识。然而,近来研究表明这是不确切的,因为肉种鸡仍然表现季节性繁殖的特性。肉种鸡不能简单视为是大体型的蛋鸡。事实上,从多方面来看,肉种鸡更多的像体型小的火鸡,这是因为肉种鸡不像现代蛋鸡品种,仍然表现光照耐受性,这就要求对它们进行特殊光照要求的设计。肉种鸡和蛋鸡对待光照反应不同的鲜明例子是在光照刺激日龄对待性成熟时间上的发散效应。对蛋鸡,鉴于在第9周龄进行时光刺激诱导8~16h,结果诱导性发育提前了4~5周,而对于肉种鸡推迟了几乎3个周。相反,蛋鸡在18周龄时改变至长白昼时对性成熟的时间上有较小的影响,但对肉种鸡则性成熟提前约4周。其实所有家禽都是季节性繁殖的,表现的情形叫光源耐受性(光照不应性)。在极特殊条件下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在第一年或者当环境条件不利于很好的饲喂下一代阻止动物选育,这种情形存在于公系和母系。季节性繁殖鸡只,当它们孵育时都是光耐受性(早期光源耐受性),这是因为它们在相悖的光刺激时间(等同于长白昼)不能进行性反应,直到它们经历于中性光刺激时间(等同于短白昼),例如,那些自然发生的冬天。的确,如果鸡只被饲养于长白昼或者在消失光耐受性前被转移至长白昼,性发育被明显推迟,产蛋量将明显下降。这是突然光刺激鸡只的结果,即使快速成长以获得体重类似于光照刺激的正常要求。对野禽和饲喂火鸡,短白昼大约两个月之后通常会达到光敏度。然而,因为肉种鸡并不是自由采食,在它们达到光敏性前需要大约5个月的短白昼。
光照不应性是家禽季节性繁殖的一种生理现象,肉种鸡对有刺激性的光照有抵抗力不进行应答的特性。对肉种鸡性发育有刺激作用的是≥11h,而≤10h的光照没有刺激作用,因此分别把他们称为长光照(≥11h)和短光照(≤10h)。正是肉种鸡具有光照不应性,才产生了季节性的繁殖,就是说防止或者延迟繁殖直至环境条件适合后代生长的特性。
1.1光照不应性的特征
一个是年轻肉种鸡光照不应性特征:刚孵化出的肉种鸡具有光照不应性,对性发育有刺激作用的长光照无应答作用,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短光照(19~20周)以消除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才能对光照刺激有应答;一个是成年肉种鸡光照不应性:肉种鸡的生殖系统对刺激性的光照不再应答,即产蛋期的鸡只在经过长时间的长光照下对光刺激不再产生应答,表现激素分泌少、产蛋逐渐下降,越是高产蛋鸡对光不应性越强。1.2光照不应性的体现
在育成期和产蛋期一直用16h光照;育成期用8h光照,在10周改用16h;育成期8h,20周改为16h。这三种情况相比,前两种即应用长时间的光照和未消除光照不应性就给光刺激的鸡群,导致性成熟明显推迟而且产蛋性能差。另外,如果我们想让鸡群提前加光开产把鸡养大些行吗?即鸡群在15周体重达到20周体重时进行加光,和20周龄体重达标才开始加光相比,产蛋率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在光照不应性没消除之前就开始加光,即使体重达标生产性能也会很差。2“育成-产蛋”光照模式
在生产中常见的有三种模式:一是育成期(密闭式)-产蛋期(密闭式),这是最佳的光照方案,因为在育成和产蛋期光照都是密闭式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可控制,能够促使鸡体顺利达到性成熟并维持较好的产蛋性能;二是育成期(密闭式)-产蛋期(开放式),这种模式容易使鸡群产生成年鸡的光不应性,出现产蛋率下降快、产蛋性能维持差;三是育成期(开放式)-产蛋期(开放式),此种模式整个周期光照都不可控且很少使用,尤其是高纬度地区光照变化很大,会造成生产性能不稳定。3育雏期光照要求
早期要求光照时间充足、光照明亮、分布均匀,对于肉种鸡早期发育很重要,有利于缓解雏鸡长途运输引起的应激和脱水,帮助雏鸡熟悉环境并尽快找到饲料和饮水,为雏鸡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进而提高成活率和均匀度。随着光照时间的逐渐减少,应随时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当出现生长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把减光的速度降下来并查找原因,让雏鸡尽快恢复生长达到理想要求的体重,即可以根据早期体重实际增长情况对光照进行调整,最晚在21d将光照减到8h。4育成期光照要求
当光照时间减到8h后就进入育成期,其光照程序的目的是消除年轻种鸡的光照不应性,使之在适当的时间达到敏感性,对光刺激产生应答。肉种鸡由于限制饲喂的原因,大约需要5个月的短光照时间以使其具备光敏感性。育成期公鸡和母鸡应采用相同的光照程序,使它们的发育一致同步。育成期光照太弱,影响鸡只采食饮水,不利于观察鸡群,但是鸡舍光照强度太强刺激鸡只的活跃性,造成鸡群容易发生啄肛、啄羽等异食癖。一般罗斯和AA肉种鸡控制在3~5Lx合适。哈伯德肉种鸡一般在1~2Lx。4.1密闭式鸡舍应保持短光照
在育成期分别用6、8、10h短光照与维持16h长光照作比较,在20周时都加到16h,我们发现短光照育成的鸡群在光刺激时会产生很好的应答,维持16h不变的、没有经过短光照育成的鸡群,开产会推迟。所以一定要给鸡群在育成期提供短光照且光照分布均匀,最好使用密闭式鸡舍,注意遮黑效果防止漏光,在夜晚关灯期间,光照强度不要超过0.4Lx,使鸡只辨识白天和夜晚,在光刺激时产生更好应答。4.2育成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