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病理病因 >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与治疗措施 >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与治疗措施
仔猪黄痢和白痢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哺乳仔猪的急性腹泻性疾病,在环境条件差和卫生不好的猪场多发。初产和二产的母猪所产仔猪多发,高胎次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低。仔猪黄痢也称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生后7日龄内发病,最快有在出生后12小时发病者。仔猪白痢也称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10~21日龄发病。引起此两种病的病原微生物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仔猪黄痢)和容易形成僵猪(仔猪黄痢和白痢)。
防治措施:
1、环境消毒与母体消毒相结合
在母猪进产房前将产房彻底清洗、消毒。进产房前将母猪用0.1%的新洁尔灭、0.1%的高锰酸钾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会阴部和乳房是重中之重,然后用温清水洗净。分娩当天再对乳头和会阴部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消毒前将每个乳头挤出3~5滴乳汁,用盆接好、弃掉。
2、妊娠母猪的免疫接种
在产前42天和14天分别给怀孕母猪接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以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移行到母乳中,借以保护仔猪。最好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四价苗,因为二价苗和三价苗缺少黏附因子,效果远不如四价苗。
粪便返饲:用发病仔猪的粪便饲喂怀孕后期的母猪,重点饲喂一、二胎的怀孕母猪。此法是中小规模猪场预防仔猪黄白痢的一个既方便、经济又适用的好办法。
3、在母猪饲料里加药
在母猪产前3天和产后3天给母猪饲料里加入微生态制剂,欧盾益多肽母猪专用等。
4、早吃初乳、吃足初乳
母猪的初乳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乳糖,对于提高胃内酸性环境,刺激肠道蠕动,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大有帮助。及时吃到初乳、吃足初乳可使仔猪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大大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
5、尽可能提高仔猪的环境温度、降低湿度
无论冬夏都要设置保温箱,保温箱的底部铺上电热板,上面用红外线灯泡照射取暖并防止有贼风侵袭。可准备瓦、瓦、瓦三种型号,以备不同阶段使用。新生仔猪需要32~33℃的高温,以后每周降2~3℃。温度过低是诱发大肠杆菌病的主要原因。产房严禁湿度过大,一般不要用水冲洗产房,湿度过大对仔猪生长不利,同时也会促进细菌的繁殖。应该为仔猪提供干燥、温暖、卫生、舒适的生存环境。
6、及时做好补铁、补硒工作
仔猪出生后3日龄时补铁1.5毫升,补硒1.5毫升。铁和硒的缺乏也是仔猪发生大肠杆菌病的诱因。
7、提高产床高度
产房内不同高度的空间其温度是大不一样的,离地面越低温度越低,湿度越大,越容易受贼风侵袭。提高生产实际调查,将母猪产床的高度由20厘米提高到45厘米,仔猪大肠杆菌的发病率减少50~70%。
8、给新生仔猪使用预防与治疗药物
仔猪出生后可使用欧盾益多肽仔猪专用,提前预防仔猪黄白痢。当仔猪黄白痢已经比较严重时,可使用欧加侬四黄止痢进行治疗,混饲g拌料kg,连用7天;重症加倍,混饮g兑水kg,连用3-5天;重症加倍。
那么四黄止痢主要用于治疗哪些疾病呢?
1、家禽(鸡、鸭、鹅、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葡萄球菌、厌氧菌等细菌感染及继发感染引起的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扎堆、眼睑肿胀、呼吸困难、神经症状、湿热泄泻、肠黏膜充血、出血、水样腹泻、排灰黄色或黄绿色粪便、坏死性肠炎、肠毒综合症等。
2、家畜消化道疾病:仔猪黄白痢、水肿病、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等细菌性肠炎和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等病毒性腹泻引起腹泻、拉稀、呕吐、排水样或浆糊样各色粪便、脱水、消瘦等症状。
3、辅助治疗寄生虫、霉菌、营养性、消化不良等病因引起胃肠粘膜受损、肠道微生态系统失衡所致的顽固性拉稀、腹泻等病症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
Morke集团致力于前沿科学研究,提出领先业界的创新方案和解决办法,追求卓越,竭尽所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其公司产品更是赞誉不断,欢迎大家来电资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