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相关知识点模拟题,没准考了呢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距离护考还有23天这两年新冠肺炎的存在感不容忽视,20年考试没有出现新冠相关题目,但21年已经确定有了。相关准备必不可少,以下就是新冠相关知识点,快快收藏吧!传染病知识点1各类传染病......

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丙类传染病:一黑(黑热病)一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两风(麻风、风疹)两虫(包虫、丝虫)三流行(感冒、腮腺炎、斑疹伤寒)。新加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应对措施......

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求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在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发现乙类传染病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发现上报。

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丙类传染病须在24小时内,首诊医生以最快的速度报告防疫科。

冠状病毒1冠状病毒分类......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

冠状病毒是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

外膜上具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的突起,整个形态看上去就像皇冠,所以叫“冠状病毒”。

会感染人的冠状病毒主要有6种,其中4种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来说,这4种病毒的致病性较低,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感染但不会致命。但是其余的两种是SARS-CoV(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和MERS-CoV(引发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两类病毒会极大的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2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nCoV)会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这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年2月,国家卫健委1号公告将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目前甲类的传染病就2种,一种是鼠疫,另一种是霍乱。

3“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数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这为新冠肺炎的排查加大了难度。

4“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5“新冠肺炎”的预防方法......主要还是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入手,具体表现为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方法是打疫苗)。在预防的方法中,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隔离传染源。相关考题注意:答案在题目最后,同学们答题后再对答案哦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A.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

B.早报告、早观察、早治疗、早康复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康复

E.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措施是

A.评价应急处理措施效果

B.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事件的处理

C.督导、检查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D.开展患者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

E.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3.为甲类传染病的一组疾病是

A.流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黑热病炭疽

C.流行性出血热疟疾

D.鼠疫霍乱

E.麻风病伤寒

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有

A.鼠疫

B.流行性感冒

C.艾滋病

D.风疹

E.霍乱

5.患者,男性,68岁。近三天出现发热、咳嗽来院就诊于发热门诊。查体:T:38.4℃,P次/分,R22次/分,Bp/72mmHg,相关检查:WBC:5.2*/L,N%75%,L18%,CRP18mg/L,胸部CT:双下肺磨玻璃影,-nCOV核酸检测呈阳性。该患者应诊断为A.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

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

E.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上报时间为: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E.12小时

7.以下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肺部病理改变

A.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B.肺泡内可见浆液、纤维蛋白渗出

C.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巨噬细胞

D.Ⅰ型肺泡上皮显著增生脱落

E.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以下错误的是

A.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B.肺内分流量增加

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

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E.弥散功能障碍

9.年8月英国留学生小王,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由英国乘坐航班飞抵北京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医护人员因对小王采取的措施为

A.测量体温正常后放行

B.测量体温正常,嘱其实行居家隔离14天

C.测量体温为发热患者,嘱其居家隔离14天

D.测量体温正常,实行集中隔离观察14天

E.测量体温发热,实行集中隔离观察14天

10.患者,女性,38岁,年8月10日与十余名好友聚餐,20日于社区集中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检测中发现其结果呈阳性,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疾控中心电话通知患者结果阳性后,疾控中心对患者再次行咽拭子核酸检测,复查结果仍为阳性,此时对该患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患者居家隔离14天

B.患者自行前往集中隔离点实施集中隔离观察14天

C.医院实施医学观察

D.由专业医务人员将患者送入集中隔离点实施集中隔离观察14天

E.由专业医务人医院实施医学观察、治疗

答案:1-5:CDDCC6-10:ADCDE

护考在即,担心考不过的同学们怎么办!

看书?来不及

刷题?总是错

如何一次通过护考,小优告诉你只需要四步!

1

1.考点整理归纳,针对性强,哪里不会补哪里

2.知识点梳理,便于短时间快速记忆

2

1.考情分析、考点标记、重点标红、包含新题型

2.配备《护考同步习题集》同步练习效率更高

3

1.优鼎王牌试卷,纸质与电子版相结合。

2.视频讲解、护考生的押题神器

4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lkv.com/wadwh/13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