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预防保健 > 工余ldquo安健环rdquo常 >
工余ldquo安健环rdquo常
疫情防控篇
(1)出行时要随身携带口罩,并视情况科学佩戴,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
(2)用餐时要采取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公共场所要保持社交距离,并按要求佩戴口罩。
(3)外出游玩时,尽量选择小众景区,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购物时避免人流高峰,缩短停留时间。
安全用电篇
(1)家庭用电回路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家用电器应按产品使用要求装设合格的接地线。
(2)不能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不能用医用胶布代替绝缘胶布。
(3)移动电器时要先断开电源,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绝缘受损触电。
(4)不能用湿手插、拔开关,触摸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电器;不能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5)不能随意拆卸或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严禁用接地线代替零线。
(6)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7)发现家用电器有异常的响声、气味、冒烟时,要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家用电器着火时,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应先切断电源。
家庭防盗篇
(1)安装质量合格的防盗门,临街低层可以安装不易攀登的、不突出建筑物墙面的防护网。
(2)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现金、有价证券及贵重物品,存折、信用卡与身份证、户口簿分开存放。
(3)钥匙要随身携带,不要乱扔乱放,丢失钥匙要及时更换门锁。
(4)教育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儿童外出时钥匙不要挂在脖子上。
(5)搞好邻里关系,家中无人时相互照看;离家前关好门窗,锁好保险锁。
(6)有警情时及时报警,通知相关人员或公安机关。
交通安全篇
(1)文明驾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次序。
(2)服从交通警察指挥,不抢道、占道行驶。
(3)主动礼让行人,确保安全行车。
(4)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
(5)乘坐公共车辆时应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
(6)严格按照交通指示灯过马路,注意避让车辆,小心慢行。
食物中毒篇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的首害,以发生在家庭或食堂中的集体中毒危害最为严重。腐败变质和病死畜禽肉内常有副伤寒杆菌、猪霍乱弧菌等沙门氏菌大量繁殖。吃了受细菌感染的食物,常会使大量病菌及病菌所产生的肠毒素侵入人体,引起中毒。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乏力、发冷,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寒战、惊厥。
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1)不买无照经营厂家生产、个体商贩自宰自制的食品。
(2)购买食品时要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保质期”等食品安全标识。坚决不买、不吃过期、伪劣、假冒食品。可以放心购买有“Qs”认证标识的食品。
(3)不吃变形、变味、变色食品和包装破损或异常的食品。
(4)冰箱保存食品要严格分类分区,不能冷热混放。生鲜食品(鱼、肉、海鲜)应存放在冷冻室;加工食品要放在冷藏室储藏,并严格遵守保存时间。
(5)防止生、熟食品之间交叉加工,做到加工每一样食品前后都要洗手。案具、刀具不能混用,这对预防寄生虫病(如肝吸虫)很重要。饮用清洁水,不喝冷水。
(6)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7)不吃不熟的青豆角、鲜黄花菜,不吃发芽的土豆,不吃野生蘑菇、霉变粮谷和蛋壳破裂、有异味的鸡蛋。
误食是食物中毒的另一大原因,包括误食中西药、老鼠药、农药、其他毒性化学品等。这类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药物毒物随意放置,没有专用容器和合格标签。防范这类事故应注意:
(1)不随意服用中药、西药,医院、医师开药,不要轻信所谓的“灵验土方”。
(2)将家庭药物收纳在药箱,也可以或放在固定的抽屉内,告诉孩子这个抽屉里的东西不能拿、更不能吃,当然最稳妥的办法是干脆把抽屉锁起来。
(3)存放的药品要有标签。对于五六岁的孩子,可以把家中储备的常用药的名称、用途告诉他,并将乱吃药可能造成的危害讲给孩子听,以引起他的重视,便于孩子从小培养起“生病才能吃药、吃药要有医生指导”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4)老鼠药、农药等毒物不倒装到其他容器内,不撕毁原标签,放置于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不与其他可以食用的东西放在一起。
(5)不把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带回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