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副伤寒 > 预防保健 > 医院感染控制应知应会一 >
医院感染控制应知应会一
每日一点
应知应会
敲
黑
板
今日你学习了么?
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1.什么是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传染病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3.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医院感染。
(1)包括住院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2)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感染。
(3)医院内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医院感染;
(2)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医院感染;
(3)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4)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6)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7)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每日进步一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