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洪每天学一味中药,梅花

呼和浩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70102/5188934.html
1药用部位

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

2别名

绿萼梅、绿梅花、白梅花。

3植物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米。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多分枝。叶互生,叶柄被短柔毛;托叶1对,早落;叶片阔卵形或卵形,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具细锐锯齿,沿脉背有黄褐色毛。花单生或2朵簇生于2年枝上,先于叶开放,白色或粉红色,花梗极短;苞片鳞片状,褐色;花萼5;花瓣单瓣或重瓣,通常5片;雄蕊多数;雌蕊l。核果球形,一侧有浅槽,被毛,绿色,成熟时黄色。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期3~5月。

4产地分布

多为栽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5采收加工

初春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及时低温干燥。

6药材性状

类球形,直径3~6毫米,有极短的花梗。苞片数层,鳞片状,长3.5毫米。宽至2毫米,暗棕色,有短毛。萼片5,广卵形,直径约4毫米,灰绿色或棕色,有毛。花瓣5或多数,阔卵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5.5毫米,黄白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上,表面密生细毛。体轻。气清香,味微苦、涩。

7性味归经

性平,味微酸。归肝经、胃经、肺经。

8功效与作用

开郁和中、化痰、解毒。属理气药。

9临床应用

用量2.5~4.5克,煎服。用治肝胃气滞所致胁肋胀痛、脘腹痞痛、暖气纳呆、梅核气等。

10药理研究

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副伤寒、痢疾、结核等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减少豚鼠蛋白质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

11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有苯甲酸醛、苯甲醇、4-松油烯醇、棕榈酸、苯甲酸和异丁香油酚等,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绿原酸、苯甲醛、苯甲醇等成分。

12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13配伍药方

1、治咽喉异物感,上部食管痉挛:梅花、玫瑰花各3克。开水冲泡,代茶常饮。(《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妊娠呕吐:梅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瘰疬:鸡蛋开一孔,入绿萼梅花将开者七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枚。七日痊愈。(《纲目拾遗》)

4、治痘疹:每年腊月清晨,摘带露绿萼梅一百朵,加上白糖,捣成小饼,令食之。(《不药良方》)

5、治唇上生疮:白梅瓣贴之,如开裂出血者即止。(《赤水玄珠》)

附:胃胀、打嗝、喜欢叹气,这个方子可以治疗!1

胃胀,这是胃病的一个常见症状。本文中介绍了几个治疗胃胀的常用方。若掌握他们的使用规律,可治疗绝大多数胃胀。

这是胃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上对于每一个病人,我都会问有没有胃胀、打嗝、太息、胸闷等,这一系列属于气滞的症状。我们发现,许多胃病患者,特别是与情绪有关的胃病患者,大部分都有这些症状,胃脘不适、胀满,有的是吃过饭以后,有的是空肚子的时候也胀满,闷闷的,很不舒服。

轻者仅仅出现在胃部,重者还会影响到胸部,影响到心的功能。胃胀同时有打嗝、太息、脉弦的,通俗讲就是除了胃部的胀满以外,喜欢叹气的,有的病人看病不主动告诉医生病情,一坐下来先叹气一声,这一声叹息,其实中医的方子就可以定下来了,就用柴胡疏肝散!一声叹息提示他有肝气的郁结啊!所以,胃胀、打嗝、太息、脉弦,首选柴胡疏肝散。很简单,四个症状一出现,柴胡疏肝散就出来了。

还有的病人说,除了胃胀,我的食欲也非常不好,一点都不想吃饭,甚至恶心,有种饱闷的感觉。再一看,舌苔是厚的,就可以选择保和丸。为什么?饮食的积滞啊。厌食、厌油、舌苔厚就是铁证。

还有的人是胃胀、胁胀、腹胀,小肚子凉。除了胃是胀的,两边牵及两胁部也是胀的,老想这样捶捶打打才觉得舒服。小肚子有时候也胀,特别是女同胞,在月经来之前,胃病症状加重,情绪不佳,伴有小肚子胀疼,并且凉——这个小肚子凉提示有寒,这时候我们要考虑选择暖肝煎。

还有一种情况是胃胀、心烦,舌苔黄腻。这就说明不仅有气滞,而且体内还有湿热,首选黄连温胆汤。

2

需要强调一下,临床上遇到伴有情志因素的躯体疾病时,我们不能仅仅想起柴胡疏肝散和逍遥散,还要想起暖肝煎、一贯煎等方剂。

同样是疏肝,肝气郁结而寒热不显时,我们选择逍遥散和柴胡疏肝散;如果伴有上火症状,则要考虑黄连温胆汤或者丹栀逍遥散;如果伴有阴虚,则一定要想到一贯煎;伴有虚寒,则考虑暖肝煎。

有这样一套方子,肝气郁结的问题,就能够解决一大半。

此外,扶阳派还有两个方子值得大家去学习,一个是吴萸四逆汤,一个是吴萸当归四逆汤,也就是四逆汤或者当归四逆汤加上吴茱萸。这两个方子备受老师的青睐,认为是暖肝疏肝、助肝升发的有效方子。这些方子用好了,胃胀的问题就基本能够解决了。粗略估计,能够帮助临床上80%、90%胃胀的病人。

在这里我还想重点给大家谈谈柴胡疏肝散。我的学生都知道,这个方子我在临床上用得非常多。柴胡疏肝散出自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肝气瘀滞,特别适应于肝气犯胃之证。如果是肝气乘脾,那要首选逍遥散。大家需要注意,这个方子除了治疗胃炎以外,还可以治疗什么?肝炎、胁肋神经疼痛等,都可以。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异病同治,只要是属于肝气郁结、肝气犯胃,都可以选择柴胡疏肝散。

3

临床上,只要病人喜欢打嗝、喜欢叹气,脉又是弦的,就可以考虑选用柴胡疏肝散。这是我的常用量:炒枳壳15g,炒白芍15g,柴胡10g,川芎15g,香附15g,陈皮6g,炙甘草6g。

记得在讲座后闲聊的时候,有一些中医医生有这样一个说法,我觉得是错误的,在此说明一下。有些中医医生说,现在的方子不需要记,你只要知道用什么方,提前输到电脑上,用时调出来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万一你没带电脑,临时有个亲朋好友找你看病,怎么开方?更重要的是,只有你把这个方子烂熟于心,你开出来才能治病;上网搜索,用电脑开,效果就差,因为你用心没到。所以说,年轻的朋友,该记的方子一定要记。

我要求我的学生,学我的方子必须记熟!这个方子可以用趣味记忆法记忆,很简单,只要柴草穿腹皮,只要用柴草把我的肚子皮穿破,胃就不胀了!对应的药物分别是炒枳壳、白芍、柴胡、川芎、香附、陈皮!柴胡疏肝散,是临床上非常有用的一首高效处方。

如喜欢该文章,可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lkv.com/wadwh/12654.html